龍眼大樹移植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2 |
在改革開放浪潮下,我國經濟發展可謂日新月異,隨之大量農業土地相應變為開發區。因此,常有遇到整片盛年龍眼果樹被迫移栽他地或被鏟除的命運。為了充分利用現有難得成年樹資源,結合大樹移植能夠迅速恢復早產、高產性能,是解決重新擴園、補栽種及引進新品種提供龍眼砧木的有效渠道。能否移植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假移準備 被列為開發區域的盛年龍眼樹,特別是一些名,優、特新品種龍眼樹需要被追挖除遷移,為確保移植成活,起苗前有必要進行假移準備。根據龍眼根系的生長和新梢的生長有明顯交替現象及開發區最后移苗時限,制定相應的移植措施。①可選擇在樹梢老熟時,在預備移植株根頸外30—35cm處,挖寬20cm,深30~40cm的圍溝。切斷大的側根,剪平傷口,晾硒l一2天,使傷口組織收斂,防止損傷外腐爛。然后施入腐食土雜肥及少量速效磷肥并覆土灌水。保持土壤一段時期濕潤,以促發多而壯的須根,為以后移植時,根系吸收能力增強抗逆功能,縮短緩苗期。②對于亟需短時間移栽的龍眼大樹,只能在條件允許下最大限量留取土根球,保護好頸部土塊不脫落。起苗前進行重截、回縮修剪,以平衡移植期的樹體水分。 二、起苗要點 經過l~2個月的促根后,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并適時移植。沿上次挖根溝外圍,再挖深約50cm的環溝,然后下端向中主根約60度傾斜并切斷主根,形成半徑35—40cm,高約50一60cm的倒圓錐形的根土球。出穴后,剪平較大主、側根傷1:I,涂沾上稠泥漿。用草繩把土根球纏繞牢固,或用纖維網袋包裹待運,防止土塊破碎和根系干枯而影響吸水分能力。移植前結合造型進行再次適當重剪回縮,并考慮運輸方便和移植后樹冠快速恢復,一般留3—4個主千枝并短截,同時,把中心干枝,病蟲枝、干枯枝、細弱枝和交叉重疊枝給予鋸除。適當留取帶有葉片小枝作生長輔養枝,以維持樹冠光合作用與根部吸收的生理新陳代謝平衡,有利促進成活。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運輸時,樹大、量重,上、下車裝卸搬運十分麻煩,應充分利用杠桿、吊架等機械操作,小心裝卸,注意安全。 三、合理適時栽植 依龍眼的生長特性,我市全年均可帶土球移植,若時閹許可或平常移植,選擇春季3~4月份,秋季10一11月份最佳。冬夏移苗,應注意保溫防凍、遮陰保濕為主要措施。 一般宜選在陰天或小雨無大風的天氣,進行起苗運輸移苗。種植園地的穴坑要大,長寬深約1.5×1.5×1.Om,并提前在穴內填積有機肥物、土雜肥及速效磷肥等地表土拌均勻作其基底肥。定植時,樹大下坑要小心輕放,保證土球完整,并解除過多草繩或不易腐化纖維包扎物。然后將樹體定位擺正于穴坑中心,用不含肥料的細土覆蓋至根頸部略高5一l 0厘米,稍加壓實,灌足定根水,在樹盤可放置塑料、薄紙或稻草來保溫濕,最后用支架固定樹體,防止外界損害。 四、移植后管理 經過移植的龍眼株,由于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受到大面積嚴重創傷,直接影響到根系的吸收功能和僅存葉片的光合作用。為了保證樹體對水、肥、氣、熱的需求,要堅持做到勤施淡施,在根頸部士面出現干裂及時補充水分,特別是夏季干旱季節易產生干熱風天氣,根部澆水的同時應對株樹枝干、葉片進行噴霧水,可加FA旱地龍抗旱劑噴施,以減少樹內水分蒸發損失,維持根系吸收與葉片、樹表蒸騰作用的平衡。遇到連續陰雨,積水時間較長應及時排澇。由于移植時的重剪、斷根等致使樹體傷口多,恢復期生長勢極其微弱,抗病能力較差。因此加強病蟲防護也是一項重要的管理項目。在傷口涂上甲基托布津、撲菌特或石硫合劑濃液消毒殺菌后,對于大截面再涂蠟或套上塑料袋薄膜,給予雙層保護。主干枝表面涂白石灰水,可防日灼及蟲害,抗樹脂病和殺菌作用。每次萌芽后在幼嫩紅梢用l%喜洋洋l500倍,1.8%滅蟲靈2500倍,20%殺滅菊酯3000倍等防治紅蜘蛛、潛葉蛾、卷葉蛾、角頰木虱若蟲等。秋植主要防旱和越冬防凍措施,確保樹勢的正常生長發育。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石榴管理注意事項 下一篇:北京首屆斗菊擂臺賽將在世界花卉大觀園開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