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高粱——“瀘雜四號”栽培管理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3 |
今年,重慶市承擔了該市優質再生高粱基地建設項目,全市實施2萬畝,品種主要選用雜交種----瀘雜四號。該品種株高約2米,長勢旺盛,莖桿粗壯,中散穗型,抗倒伏,再生力強。去年該市大面積示范種植2800畝,平均畝產711公斤,畝產值1150元(其中:頭季畝產285公斤,再生季畝產426公斤),具有增產潛力大、效益顯著。今年該市再生高粱播種早、質量高,目前大部份高粱苗達5-6葉齡,即將移栽,為切實搞好頭季的栽培管理,確保兩季獲得高產豐收,因此,提出如下關鍵栽培技術措施: 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該市各地均適宜再生高粱栽培。針對今年持續干旱,雨水少的情況,在那些十旱九不收的望天田、高傍田、高臺位旱地、田坎等地塊改種再生高粱。 2.適時早栽,合理密植:該市最佳移栽期4月20日前,當葉齡達6-7葉時搶雨天前及時移栽。畝栽7000---8000株左右(1.5-1.7×1尺,窩栽雙株)。 3.合理施肥:施肥原則是施足底肥,適時追肥,輕施提苗肥,重施拔節孕穗肥,補施穗粒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塊畝用35%的氨基酸專用肥40公斤或50%專用BB肥20公斤和豬糞水1500-2000公斤作底肥。(施肥水平視地塊肥力略有增減)。移栽成活后施一次清糞水。拔節期畝用5公斤尿素加1000公斤人畜糞作提苗肥。畝用尿素10-15公斤加人畜糞1000公斤作拔節孕穗肥。若后期脫肥可畝用5公斤尿素+1000公斤人畜糞作穗粒肥。 苗木網,m.cqhuayin.com 4.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高粱全生育期易發生蚜蟲、螟蟲、芒蠅、紋枯病。一般螟蟲和芒蠅畝用1.0公斤"呋喃丹"在苗期點心防治;蚜蟲用"滅蚜威"或40%的"樂果"乳液1000倍液噴霧防治;穗螟在拔節期、散籽期用"殺蟲雙"或"敵殺死"8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用"井岡霉素"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氣插繁殖的方法 下一篇:楊樹與牧草立體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