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香椿樹形培養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3 |
一、灌木形:當一二年生苗木或根蘗苗長到30-40厘米時,6-7月間對當年生枝進行短剪,保留主干15-20厘米,并帶2-3片復葉。25-30天后復葉葉柄基部萌芽,抽出2-3個枝條,作為一級枝;待一級枝長到30厘米以上時再短剪,留5-10厘米長,使每個一級枝上發出1-2個二級枝。翌年春天,對上年未處理好而已長成直立粗旺的枝條,待采摘第一茬椿芽后,回剪到下部2-3片復葉處,促生側枝。對長勢過強的枝條,可采用拉彎方法促其萌發側枝。落葉后疏去過密的枝條和弱枝。經過2年,可培養一米高左右具四級側枝和矮化樹形,平均每株有6-10個分枝。另外,也可在幼樹長到30-50厘米高時摘心,促發側枝,選1-2個側枝作一級枝。到7-8月間,如果側枝過旺,可擰傷半木質化的嫩梢,使其提早停止生長。翌年采摘第一茬后,當第二茬芽長到8-10厘米時,在枝條基部5-10厘米處環剝;20-30天后,傷口下面長出2-3個側枝。當這些側枝長到10厘米左右時噴矮化劑,10天噴一次,共噴2-4次。翌年再對少數枝條進行摘心,完善樹形。經過3-4年就可培養成1.5米左右高,有3-4個一級枝,2-3個二級枝和1-2個三級枝以上側枝的多枝矮化樹形。 二、多層形:苗木高2米時摘心,促發側枝,在不同方向和適宜位置上留3個壯枝作骨干枝第一層枝距地面30厘米,以上二層枝的間距分別為60和40厘米。這種樹魂的特點是樹干較高、木質化充分、產量穩定,抗寒、抗旱性能強。 苗木網,m.cqhuayin.com 三、紡錘形(掃把形):苗高一米左右時要摘心,促發側枝,新枝不打頂,只采摘其嫩葉,待側枝長到20-30厘米時再摘心;以后發出的側枝應任其自然生長,疏去細弱枝和生長部位不當的枝條。這種樹形的樹干較矮,樹冠主枝較多,酷假掃把。 四、頭狀形:矮化整形的基本方法和灌叢狀樹形相似。由于叢栽,摘心后,尤其是平茬后每叢會發出多條長枝,內膛枝也多,應適當疏枝,選擇留枝,對較多的根蘗苗也應及時摘心或平茬。落葉后,對2-3年生以上,產量低的老化枝進行四縮短剪。老樹更新時在離地15-30厘米片短剪,促發新枝或根蘗苗更新。 五、叢狀形:這種樹形適合叢狀栽植,叢距一米,3株一叢,叢內株距0.25米。第二年連續采摘頂芽2-3次,控制株高并多生側枝;在壯枝基部5-10厘米處進行環剝,促側芽萌發,培養成2-3個側枝。翌年早春,在離根20-30厘米處刨松土壤,夏初時能長出3-5個萌蘗。經過3-4年的處理,可培養成每株有15個以上椿頭芽的叢生樹形。這種樹形適合用于梯田邊、渠溝旁以及風沙較重的地區。 |
上一篇:花卉缺乏微量元素的防治技術 下一篇:羅漢松的繁殖與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