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蘆蒿春毛豆伏青菜交效種植模式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7 |
我地摸索出的大棚蘆蒿、春毛豆、伏青菜一年三熟高產高效栽培模式,目前已推廣近2000畝。一般可畝產蘆蒿1000公斤,毛豆500公斤,伏青菜600公斤,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品種選擇 蘆蒿選用早熟、高產、耐寒、味濃的大葉青莖品種,毛豆選用早熟、大粒、高蛋白的優質品種如寧蔬60、臺灣292,青菜選用耐熱、抗性強的矮雜1號、熱抗青等品種。 二、茬口安排 大棚跨度為6米。蘆蒿于7月中下旬定植, 12月初扣棚,翌年1月至3月上旬上市;早毛豆于3月上旬點播于大棚內,5月底至6月初采收上市;小青菜于6月中旬播種,7月上中旬收獲結束。 三、主要栽培技術 1.蘆蒿 苗床與大田比為1:10,選擇疏松、肥沃、保水性好的沙壤土田塊種植,忌連作。定植前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腐熟餅肥75—100公斤、尿素3O公斤作基肥,深耕曬垡。選用上年末收割或只割了1次的蘆蒿作種苗。定植時剪去蘆蒿頂部嫩梢,每枝留15—20厘米長。按行距40厘米、株距25—3O厘米栽插,每穴栽1—2枝,栽后壓緊土,澆透水。于播前用氟樂靈進行土壤處理,或用蓋草能、精禾草克防除雜草。蟲害可用抗蟲威、萬靈等藥劑防治,遇高溫干旱天氣及時補水,保持田間濕潤。8月中旬和9月中旬可視植株長勢,結合澆水追施2次肥,一般每次每畝施尿素10公斤。12月初當氣溫降至15℃以下時,齊地割去蘆蒿的地上部分,再每畝施人糞尿肥3000—400O公斤或有機復合肥50公斤,隔5-7天乎鋪地膜并扣大棚,大棚四周壓實。棚溫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控制在12—15℃,濕度控制在80%—90%。當蘆蒿地上莖長至10—15厘米高時,用80x10-6—l00x10-6濃度的赤霉素液加2.5%的增白劑、增粗劑各30毫升噴霧。莖長到25——35厘米高時齊地割下上市,一般可割2-3茬。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早毛豆 早毛豆播種前,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25%蔬菜專用肥50—75公斤。按行株距30厘米x30厘米或40厘米x25厘米播種,每穴播種2—3粒,每畝播種量6—7公斤,播后澆透水并鋪地膜,膜四周用泥壓實。出苗后及時破膜放苗,適時進行定苗,每畝留苗1.3萬—1.6萬株。毛豆生長中期施好促花肥、結莢鼓粒肥,每次每畝結合澆水施尿素10公斤。采收前15天,用濃度為0.3%—0.5%的磷酸二氫鉀液、濃度為1%—2%的尿素液或惠滿豐300—400倍液進行根外追肥。注意防治病蟲害。 3.伏青菜 毛豆拉藤后整地作畦。播前1天澆透水,每畝播種量1—1.5公斤,播后輕淋蓋籽糞水,在畦面上搭高40—50厘米的架,覆蓋遮陽網防高溫。青菜生長期內要多次追施稀糞水。及時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等害蟲。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花時間——用干花絹花來點綴 下一篇:如何區別龍舌蘭和蘆薈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