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栽果樹 |
當(dāng)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47 |
旱栽果樹,是群眾創(chuàng)造的一種在水源缺乏的干旱山區(qū),特別是在平原沙荒地區(qū)栽樹后不澆水的栽樹方法,這是在惡劣自然條件下,簡便易行的栽植果樹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蘋果、梨、桃、葡萄等不同種類果樹的砧木和嫁接苗。它不但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能解決水源不足地區(qū)發(fā)展果樹的問題。 1.栽植時期 華北地區(qū),一般多在小雪前后(即11月上旬)栽植。但在寒冷和冬春多風(fēng)的地區(qū),通常在春季栽植,即在化凍以后(3月中下旬)進(jìn)行。秋季旱栽,因為土壤比較濕潤,栽后苗木經(jīng)過一冬,根系與土壤完全密接,傷口容易愈合,并能發(fā)生須根,第二年春天苗木可及時生長,因此,成活率高、苗木生長旺。尤其是在干旱的沙土地帶,旱植更為有利。如河北省深縣是平原沙荒地區(qū),礫層厚達(dá)2米,春季風(fēng)大干旱,地表干土可達(dá)30厘米,當(dāng)?shù)厝罕姾翟缘拿厶摇Ⅷ喞妫苫盥蔬_(dá)95%以上。河北省的涿鹿、懷來、遵化等縣、市山區(qū),旱栽的蘋果、梨、核桃、葡萄、山楂等果樹,成活率在95%以上。 2.栽植方法 旱栽果樹,要選擇土質(zhì)松軟、土層深厚的地方挖栽植坑,坑寬40厘米--50厘米,深60厘米--80厘米,以幼樹根系能舒展開為度。挖坑時,將挖出的表面干土和濕土分開放。栽植坑挖好后,要及時填土。將濕土的一半填入坑內(nèi),略微踏實,隨即將苗木栽入坑內(nèi),栽的深度約30厘米。栽時將樹根均勻地按照原來的生長方向擺布在濕土上,再填入另一半土,并隨填土隨抖動根系,使它與土壤密接,然后將根際周圍的土壤用腳踏實,繼續(xù)填土蓋過主要根系以上20厘米左右時,開始用鎬背或粗木樁將土砸實,隨砸隨填土,開始要輕砸,隨著土壤緊密度的增加,再用力砸實,砸得越緊越好,使土壤充分緊實,與地面相平為止,在群眾中流傳有“深栽實砸,棒棰出芽”的諺語。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3.栽后管理 栽后為了防止幼苗遭到干旱、凍害,需采用壓倒新苗法,即栽好后,于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在樹根處堆30厘米高的土堆,將整個樹體向著多風(fēng)的方向,輕輕壓倒在地面上,以便扶直,并隨埋隨彎,使其呈弓形,切勿損傷或折斷樹干。然后培土,厚約30厘米,在寒冷、風(fēng)大而干旱的地區(qū),埋土可適當(dāng)加厚,把樹全部埋藏。埋土以松軟細(xì)碎為宜,盡量從距樹干較遠(yuǎn)處取土,以防傷根。覆土后拍緊土堆,以防干旱和風(fēng)吹。埋土?xí)r切記不使幼苗基部移動。來年3月中下旬,待新植幼樹開始萌發(fā)時,將土扒開,使樹直立。扒土不可過晚,以免傷芽和徒長黃化。傍晚或陰天扒土為宜,以免新芽被強烈的日光灼傷,影響幼樹的生長發(fā)育。注意保墑,使水坑蓄水,經(jīng)常中耕,防止水分蒸發(fā)。若是山地果園,則需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066000 河北省昌黎果樹研究所 |
上一篇:長春花怎樣栽培管理 下一篇:盆景枝條長粗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