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花菇的培育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49 |
菇棚建造 選擇向陽、通風、地勢平坦、土壤干燥、進出料方便處,按東西向建菇棚。菇棚長6米,寬2.6米,高2.4米;菇棚兩端和中間用磚砌3堵墻,墻上端呈弧形,中間留2米高、0.6米寬的門,兩端門上方各留一個邊長為12厘米的方形排氣孔;用竹竿做層架,每層8根,層距33厘米,共6層,可放500個菌袋;架上覆蓋寬幅薄膜。 栽培時間 最佳栽培接種時間為8月中下旬,此時日平均氣溫在26℃~28℃,可滿足花菇對溫度的要求。菌絲經過60~70天的生長,即可長滿菌袋,再經過10~15天即可完成轉色。一般11月出菇,春節前可出兩茬花菇,春節后可出1茬花菇、1茬厚菇和1茬薄菇。 配制培養料 將蘋果樹、梨樹、桃樹、桑樹的枝條用粉碎機粉碎成豆粒大小的木屑,木屑必須無雜質、無霉變。取木屑1000公斤、麩皮175公斤、磷酸二氫鉀2公斤、石膏粉18公斤、石灰2公斤配制成培養料,ph值為7~7.5,含水量為55%~65%。將培養料充分拌勻,并翻堆3~4遍。 裝袋滅菌 將25厘米寬的低壓聚乙烯塑料筒膜按55厘米長截斷,一端用棉線扎緊,用燭火灼燒使之熔化成小球狀。把培養料裝入袋內,裝料應松緊適中,裝好后用棉線扎口,擺在鋪有麻袋的地面上。配好的培養料要求在6~8個小時內裝完。將裝好的料袋放入常壓滅菌鍋內,同時將一頭扎好的外套袋(袋長58厘米、寬26厘米)、脫脂棉放入蒸鍋一起滅菌,鍋內留20~30厘米高的空隙。燒大火,使鍋內溫度在4~6個小時內達到100℃,保持該溫度36個小時。停火后打開鍋,待料溫降至70℃時出鍋,運到接種室。 苗木網,999miaomu.com 精心接種 選用商品性好的優質菌種。事先準備一間15平方米的房間做接種、發菌室,并于使用前7~10天打掃、粉刷,在接種室門口鋪5~10厘米厚的石灰。接種前4天密閉門窗,點燃0.5~1公斤硫磺熏蒸,熏蒸結束后方可打開門窗。待袋溫降到50℃時把菌種、接種工具放入室內,每間房再用0.5~1公斤的甲醛氣化消毒。消毒8~10個小時后,待袋溫降至30℃以下時接種,接種最好在晚上或早上進行。 適時催蕾 將已轉色的菌袋移入菇棚,白天蓋膜增溫,使棚內溫度保持在18℃~22℃,空氣濕度保持在85%~95%。晚上10時打開菇棚40分鐘,使棚內溫度下降到10℃以下,以造成晝夜有10℃以上的溫差。這樣連續處理3~4天,可使菌絲扭結形成原基。這時可將棚內溫度控制在15℃±3℃,并保持一段時間,原基便轉化為菇蕾。當菇蕾直徑達0.5~1厘米,并將菌袋微微頂起時,及時用刀片在膜上割一個“人”字形孔,讓菇蕾從割口自由長出。當菇蕾長到直徑為2厘米時,開始培育花菇。 巧育花菇 在棚內晝夜溫差達10℃以上、空氣濕度在70%以下時,注意加強通風和避雨避霧。花菇在生長期遇到1~3級微風天氣時,應晝夜揭膜通風;從菇蕾直徑達2厘米至采收結束,應白天揭膜,晚上蓋膜,加大通風量,促使花菇形成。此外,在冬季和早春的晴天可白天揭膜,讓陽光直接照射花菇,以增加花菇的白度,提高花菇等級。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竹峰苗木盆景齊發展 下一篇:果樹冬前管理五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