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痂病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0 |
中文名稱:瘡痂病 中文別名:細菌性斑點病 拉丁學名:Xanlhomonas campestris pv.Resicatoria (Doidge)Dye 為害作物:甜(辣)椒、番茄 為害癥狀:病害可發生在幼苗、葉片、莖和果實等部位。以葉片上發生普遍。病葉上最初形成水浸狀的斑點,后病斑邊緣隆起,不規則形,暗褐色,中心淡褐色,使葉片表面粗糙像瘡痂,常幾個病斑連在一起成大病斑,直徑可達6毫米,如病斑沿葉脈發生,常使葉片畸形,受害重的葉片,葉緣、葉尖常變黃干枯,破裂,最后脫落。莖或果柄上發病晌,開始產生水浸狀不規則的條斑,以后變成暗褐色,隆起縱裂,呈瘡痂狀。果實被害時,初生黑色或暗褐色隆起的小點,或呈皰疹狀,有狹窄的水浸狀邊緣,逐漸直徑擴大為1-3毫米,稍隆起,病斑圓形或長圓形,黑褐色,瘡痂狀,病斑邊緣有裂口,并有水浸狀暈環,潮濕時瘡痂中間溢出菌膿。幼苗發病時,子葉生銀白色小斑點,水浸狀,逐漸變為淡黑色凹陷的病斑。 病原菌形態特征:病原與番茄瘡痂病相同 分類屬性:野油菜黃單胞桿菌 分布區域:全國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發病特點: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第二年條件適宜時靠雨水、灌溉水、風、昆蟲及農事作業等傳到植株上,從氣孔、傷口侵入為害。病菌靠帶病種子作遠距離傳播。病菌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7-30℃,在56℃,10分鐘病菌致死。高溫高濕是病害發生的主要條件。風雨后遇上幾天高溫天氣,利于病害迅速發展流行。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在6~7月,北方多在7-8月,病害發生較重。一般地勢低洼,土質黏重,田間積水,窩風或缺肥,植株生長不良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1)從無病株采種,或種子用55℃溫水浸種10分鐘,或種子清水浸泡10~12小時后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水洗干凈,催芽播種。或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分鐘,清水洗凈后催芽。 (2)輪作與非茄科蔬菜輪作2-3年。 (3)選用抗病品種 長豐1號、長豐甜椒、湘研1號、湘研2號辣椒抗性較好,可因地制宜選用。 (4)加強田間管理 定植后注意松土,追肥,促根系發育,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5)發病初期及時噴藥 常用的藥劑有60%琥乙磷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新植霉素4 000-5 0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4 0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7%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3.8%可殺得干懸浮劑1 000倍液,1:1:200波爾多液,每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常用藥劑: 琥乙磷鋁(DTM)可濕性粉劑 新植霉素 農用鏈霉素 絡氨銅水劑 可殺得可濕性粉劑 可殺得干懸浮劑 波爾多液 (記者 不詳)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夏玉米去雄增產的四項關鍵技術 下一篇:圓葉軸櫚繁殖栽培技術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