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育苗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1 |
1.選好圃地:馬尾松幼苗喜光,怕水澇。因此,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或略有傾斜易于排水的坡地,周圍無大樹或山峰遮蔭,陽光充足。土壤應選擇微酸性的沙質壤土或輕粘壤土。 2.精耕細作:細致整地是培育壯苗的物質基礎。只要求適當的淺耕,一般16-18厘米,耕深了反而不好,會使松苗主根長,側須很少的現象。在犁耙的同時務必施足基肥,宜在第三次或第二次犁耙后,將基肥均勻撒入圃地,然后作床,將步道的土覆于床面,使基肥居于床面中層,這種施肥方法可以促進側須根的發育。磷肥的用量每畝25-50公斤。 3.修筑苗床:每畝撒6%可濕性六六六粉2-3公斤,或在其中拌1.5-2.5公斤 硫酸亞鐵粉末。也有在床面上墊0.3米以下過篩的黃心土,厚度0.5-1.0厘米。在土壤消毒的基礎上修筑苗床,首先應將圃地四周的排水溝挖好,如田塊大還需增加中溝,以利排水。馬尾松育苗應采用高床育苗,一般床高15-21厘米,寬度100-115厘米,苗床方向大都依地形而異,但以南北向為好。床面要求土細,平整,最好作成略呈拱面式的,以利排水。 4.認真播種:播種前用30℃溫水或冷水浸種12-24小時,把浮在水面上的種子撈除,然后用水瀝水陰干即可播種。但務必注意天氣變化,切不能在旱天播種,否則吸水膨脹的種子容易失水“回芽”而降低種子發芽率。如果不易掌握天氣變化,則不宜進行浸種催芽處理。為了預防病害,播種前還應進行種子消毒。通常采用0.5%的硫酸銅溶液浸種4-6小時,也有采用0.3%的福爾馬林噴灑忁悶半小時。播種量的多少不僅是產苗量的基礎,同時也是影響苗木質質量的重要條件,而且還關系到育苗成本的高低。根據各地試驗結果,只要種子純度與發芽率在70%以上,千粒重在10克左右,撒播每畝播種量7-10公斤,寬幅條播每畝播種量5公斤左右。馬尾松應適時早播,以2月上旬至3月上旬為宜,最遲也應在3月中旬播種。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兩種。播種前用鎮壓磙和鎮壓板鎮壓床面。條幅用寬10厘米,長100-115厘米,厚約2厘米的光滑木板壓出播種溝,行距17-20厘米,溝深0.5-0.8厘米。條幅產苗量低,但便于中耕除草,目前生產上多采用撒播。播種完畢,隨即覆土,用細眼篩子篩土覆蓋種子,用步道土,火燒土或黃心土均可,覆土要勻,厚度0.5-0.8厘米。覆土之后,稍加鎮壓,隨即蓋草,以保持床面濕潤,避免雨水沖擊床面,以利種子發芽。每畝用草量250-300公斤,蓋草要勻,蓋草后在苗床兩端各打兩個樁,拉繩壓住蓋草,以防大風吹散蓋草。 5.功期管理:馬尾松種子播種后,約經20-30一肆芽出土,應適時適量分批揭草。當種子發芽出土50-60%時,即可揭除蓋草70%,待種子萌發出土80%以上,即可將余草揭除。揭草應注意天氣變化,應在陰天或傍晚揭除蓋草,雨天或大風時不宜揭草,防床面板結或干燥 。 馬尾松種子萌發頂殼出土,易遭鳥害,為了全苗,揭草后應有專人看守驅鳥,直到幼苗種殼脫落為止,約需10-15天時間。在雨后晴或灌溉后進行除草,效果良好.條播 除草和松土結合進行,株間除草應用手拔除。幼苗出土后,應用毒土處理,用量同上,拌以25公斤細土均勻撒在苗床上,以免藥液沾附苗木致害國。間苗應在雨后天晴,陰天或灌溉后進行,若有小塊缺苗現象,可帶土移植,力求全苗。通常間苗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7月上、中旬進行定苗,間距2-3扁指,約4-5厘米,使幼苗生長健壯。久晴不雨或夏季高溫土壤干燥時,要適時進行灌溉。水源充足的地方采用側方灌溉,少數地區由于 水源不足,可采用上方澆水灌溉,但是要輔以覆土,防止床面出現裂縫。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灌溉應在傍晚或夜間進行,灌溉后若有幼苗莖葉沾附泥漿的現象,要及時用清水淋洗幼苗莖葉,以免患得呼吸受阻而導致部分苗木死亡。及時排水對馬尾松育苗十分重要,雨后或灌溉后,步道和排水溝中不能有積水現象,以免引起苗木生長不良。所以每次灌溉當水浸透苗床后,應立即放出余水,雨后也應清溝排水。 培育松苗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一般從5月中旬開始到7月底以前 2-3次追肥,生長后期應停止追施氮肥,增施鉀肥,防止秋梢徒長,促進苗木木質化。追肥要掌握“先稀后濃”的原則,每次追肥后要用清水苗葉,以免把肥渣或肥液粘附葉在,面而造成肥害。 |
上一篇:半枝蓮種植技術 下一篇:溫室月季的修剪技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