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果品生產的幾項關鍵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2 |
21世紀的主導農業是生態農業,21世紀的主導食品是綠色食品。由于發展綠色食品意義重大,前景廣闊,許多地方已開始從“戰略制高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高度來布署綠色食品的發展。北京是國際化的大都市,針對實際需求的迫切性,近年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在北京郊區開展無公害果品生產關鍵技術的推廣,取得良好效果。 一、無公害果品生產的施肥技術 無公害果品生產須以有機肥和配方施肥為主,盡量減少和限制化肥的施用量,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基肥主要以農家肥,如雞糞、圈肥、廄肥或綠肥為主,配合部分速效化肥如過磷酸鈣、微量元素肥料等。施肥時根據不同果樹可采用放射狀溝施、環狀溝施或條狀溝施,這樣不僅增加了肥力,而且深翻了土壤,極有利于促進根系的生長。追肥主要是以有機肥和化肥合理混合使用,花前施含氮高的肥,花后施氮、磷、鉀及微量元素較充足的肥。追肥方法可采用放射溝、穴施、葉面噴施或輸液法。此外,采用果園覆草也是提高果品產量與質量的可行措施,即是用作物秸稈、雜草為原料在樹盤覆草15--20cm。據北京市平谷縣果品辦公室對此項技術實施效果的調查結果表明,覆草園產量較對照園提高10.5%,一、二級果率提高11.3%--18.6%。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二、無公害果品生產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無公害果品生產的病蟲害防治強調執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因地因時制宜,合理運用農業、化學、生物等方法,把害蟲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的水平之下,以達到生產無公害果品的目的。 1.注重應用農業防治措施 及時清理果園:大多數果樹病蟲在枯枝、落葉、樹皮和雜草中越冬,因此清理果園能有效控制病蟲來源。具體做法可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把雜草和落葉進行深埋;仔細刮除果樹的粗皮、翹皮,并在樹下鋪塑料布,以便集中深埋或燒毀剪除果樹的病枝、枯枝,并移出果園進行燒毀等。 注重選用高抗性良種以往的果晶生產主要側重于優質、高產,而不夠重視品種的抗性。隨著綠色食品的推出,要求品種本身就要有較強的抗性,以減少病蟲害等災害形成的機會,因此選用耐病蟲、抗旱、抗寒的果樹良種是生產無公害果品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2.合理使用化學農藥 按照國家《生產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的要求,嚴禁使用“兩高三致”(即高毒、高殘留、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化學農藥,限制使用全殺性、高抗性農藥,嚴格控制使用激素藥劑。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主要選擇使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甲托等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菌劑。在使用農藥上要注意對癥下藥、適期用藥。此外還應改進噴藥方法,如用靜電噴霧技術,該方法噴霧均勻,而且藥液附著力強,殺死病蟲害的效果明顯,同時可以有效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及使用次數。 3.積極使用生物防治措施 天敵的利用:我國農田天敵群落很豐富,應加以保護利用。如在果園種植蜜源作物和牧草,有利于改善天敵的生存環境,增加其食料來源,提高種群數量,達到控制害蟲的目的。對于防治效果好的天敵可進行人工繁殖,并適時釋放。在有外來害蟲發生時,可考慮引進天敵進行防治。 微生物農藥的利用:近年來微生物農藥發展很快,在果樹防治中可選用的微生物農藥有如下幾種:多角體病毒(NPV)、顆粒體病毒(GV)、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綠僵菌等。 通過以上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的實施,優質果率能達到85%以上。 三、無公害果品生產的采后商品化處理 以往果品采后防腐主要使用化學殺菌劑為主,但這不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無公害果品防腐保鮮需采用安全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采用調節貯藏環境的溫度、氣體成分等,如采前高溫處理、適宜的低溫貯藏、臭氧處理、低氧氣、高二氧化碳的氣調環境、減壓貯藏等方法,生物方法主要應用一些有防腐保鮮作用的植物提取物以及采用拮抗微生物等。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記者 不詳)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杭州:屋頂綠化選定試點地址 下一篇:全球性植物藥開發迎來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