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蟲棉花新品種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3 |
魯棉研16號是山東棉花研究中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合作選育的常規抗蟲棉花新品種。2001年5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高產穩產 2000年在山東省生產試驗中,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分別比中棉所29號增產7.0%和9.2%。2000年在全國黃河流域抗蟲棉區域試驗中,平均霜前皮棉與雜交種中棉所29號持平,2001年比雜交種中棉所38號增產7.4%,生產試驗平均增產11.4%。棉花中心進行了兩年4試點試驗,皮棉產量平均比新棉33B增產17.5%。該品種產量潛力高,適應性廣。 2、抗病、抗蟲性強 該品種高抗棉鈴蟲,省區試鑒定,抗蟲性相當于對照中棉所29號;病池鑒定,高抗枯萎病,病指8.1;耐黃萎病好,病指25.7。 3、纖維品質優 省區試兩年試點測試平均,2.5%纖維跨長28.7毫米,比強度20.7cN/tex,麥克隆值4.6,相當于對照中棉所29號。 4、早熟性好,鈴大衣分高 該品種全生育期132天,為中早熟品種,適于山東及黃河流域棉區春直播或與其他作物春套種植。省區試兩年平均,鈴重5.67克,衣分39.73%。 5、容易栽培管理 該品種出苗較好,前期、中期植株生長較快,易搭起豐產架子,結鈴性強,開花結鈴集中,吐絮暢,如果肥水得當,上、中、下結鈴均勻,早熟不早衰。該品種株型半緊湊,贅芽少,容易管理。 6、適宜種植地區 適于黃河流域棉區春直播和春套種植。 魯棉研17號 魯棉研17號是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最近選育的常規抗蟲棉花新品種。該品種具有以下特點: 1、高產穩產 1999年-2000年參加山東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皮棉95.3公斤,霜前皮棉88.95公斤,分別比對照抗蟲雜交棉中棉所29號增產5.77%和6.78%。2001年升入生產試驗,6個試點平均,畝產皮棉121.5公斤,霜前皮棉116.8公斤,分別比對照新棉33B增產21.6%和23.7%。作為常規抗蟲棉品種,魯棉研17號連續兩年皮棉產量超過對照抗蟲雜交種中棉所29號,比美國品種新棉33B增產20%以上,證明其豐產性十分突出。 2、抗病、抗蟲性強 該品種高抗棉鈴蟲,省區試鑒定,抗蟲性相當于對照中棉所29號;病池鑒定結論為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3、纖維品質優 省區試兩年試點測試平均,2.5%纖維跨長29.5毫米,比強度22.5Cn/tex,麥克隆值4.7,三項指標配合較好。 4、早熟豐產性好 省區試各試點兩年平均,該品種全生育期129天,霜前花率93.3%,為中早熟品種,特別適于魯西南棉區春套種植和魯北棉區春直播種植。 5、容易栽培管理 該品種衣分高,區試平均為42.2%,但出苗較好,前期、中期植株生長較快,易搭起豐產架子,結鈴性強,開花結鈴集中,鈴重5.43克,中等大小。其突出特點是株型較緊湊,很少長贅芽,容易管理,僅需要去葉枝和按時打頂。 6、適宜種植地區 適于黃河流域棉區春直播和春套種植。 魯棉研18號 魯棉研18號(原魯25系)是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新近育成的抗蟲棉新品種。 一、特征特性 魯棉研18號屬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30天~132天,該品種出苗好,前期長勢中等,中后期長勢強、不早衰,葉色濃綠,結鈴性強,成鈴速度快,上中下分布均勻,鈴殼薄,吐絮暢。省區試兩年平均鈴重5.58克,衣分38.5%,子指10.7克。 二、抗逆性 該品種高抗棉鈴蟲,且抗性穩定。1999年~2000年被鑒定為抗棉鈴蟲最突出的首位品種。在2000年二代棉鈴蟲大爆發的年份,魯棉研18號在夏津、臨清、惠民、菏澤等棉區示范種植,均表現抗棉鈴蟲性突出,明顯優于當地生產用種美33B等抗蟲棉品種。高抗枯萎病,抗黃萎病。魯棉研18號經試驗示范,同時表現出抗旱性強,耐鹽堿,后期對紅葉莖枯病具有良好的抗性。 三、豐產性 2001年在省生產試驗中,六點平均籽棉300.6公斤/畝;平均皮棉和霜前皮棉114.1公斤/畝和106.6公斤/畝,較對照33B分別增產14.2%和12.9%,增產顯著。在省內主產棉區多點示范種植,一般水平均在100公斤/畝皮棉以上,小面積豐產田達150公斤/畝皮棉以上,表現出突出的高產水平。 四、纖維品質 綜合農業部棉花檢測中心幾年的纖維測試結果,2.5%跨長29.0毫米以上,比強度24gf/tex以上,麥克隆值4.6~5.0,尤其是比強度超過目前生產上推廣的抗蟲棉品種美33B等,同時亦超過了2001年山東省新審定的5個新品種。該品種的纖維品質對滿足國內紡織工業對優質棉的需要,提高我國入世后原棉出口創匯的能力均具較強的競爭優勢。 五、適宜種植地區 適于黃河流域棉區春直播種植。
(記者 佚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全光自動噴霧扦擂技術。 下一篇:榆樹盆景的夏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