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紅櫨容器育苗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1 17:43 |
美國紅櫨(Cotinuscoggygriaatropurpurea)又名北美紅葉,漆樹科,黃櫨屬。落葉灌木或喬木。原產美國,近年來引入山東省,表現出葉片大而鮮艷、樹形美觀大方等優良性狀以及生長適應性強、抗逆性強等特點,是極為罕見的彩色闊葉新樹種,在城市環境綠化美化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發展潛力。美國紅櫨種子奇缺,價格昂貴。因此,進行了旨在為提高成苗率的容器育苗試驗。 1 容器選擇 采用上口徑12cm、高15cm的圓柱形單孔或多孔營養缽。營養缽用厚度0.02~0.06mm無毒塑料薄膜加工而成。 2 營養土配制 配制材料。河沙、珍珠巖、腐殖質土和復合肥。制作方法。將河沙、珍珠巖、腐殖質土按1 1 1的比例,另加3%復合肥混合;然后每立方米營養土用3%硫酸亞鐵溶液40L或代森鋅10g充分攪拌,進行土壤消毒,用塑料薄膜密封4~5d。 3 整 地 圃地要求平坦,采用低床作業,床寬1m。也可在溫室中育苗。 4 容器裝土 容器填滿基質后澆水,使土壤水分達到飽和,土面應低于容器口0.5~1.0cm;然后將裝好基質的容器整齊擺放到苗床上,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圍用土培好,容器間隙用細土填實。 苗木網,m.cqhuayin.com 5 播 種 種子處理。美國紅櫨種子外殼堅硬且富含油脂,播種前必須進行處理。即將種子放入濃硫酸中攪拌5min,撈出后用凈水沖洗數遍。催芽。處理后的種子,不能貯藏,應立即催芽。用0.5%~2.0%的高錳酸鉀浸種3~5min,進行種子消毒;將種子置于80~100℃的熱水中浸種24h,期間換溫水1次,使種子吸足水分。種子在25~28℃環境中進行催芽。注意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以防霉變。播種。每日檢查種子萌發情況,種子有1/3露白時即進行播種育苗。播種前,容器內的基質要充分濕潤,然后將種子點播(每個容器放入1~2粒種子);覆土約0.5cm,隨即澆水,最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以增溫保濕。 6 播后管理 經常檢查土壤濕度,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萌發。播種約1周幼苗大量出土,即可撤去薄膜。小苗發出2~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和補苗,每個容器內保留1株健壯苗木。間苗和補苗前后各澆水1次。在4月下旬,幼苗長齊4片真葉后,開始通風煉苗。 7 苗期管理 遮蔭。透光率控制在60%,從5月下旬開始,到8月下旬逐漸減少遮蔭時間,9月初去掉遮蔭棚。澆水。要適時適量,幼苗期勤澆,保持基質濕潤;速生期要量多次少,在基質水分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再澆水;生長后期要控制澆水,保持基質適當的干燥。追肥。根據苗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向容器中分別加入氮、磷、鉀長效緩釋顆粒肥料;或者以可溶性肥料噴施,濃度為0.3%~0.5%,宜在陰天或傍晚進行。病蟲害防治。生長期內,每隔15d噴灑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1000~1200倍多菌靈,防治根腐病、葉斑病。病蟲害也要及時防治。此外,控制雜草的發生和藻類的養殖。苗木形態控制。無論是單個容器或穴盤容器,底部均留有空洞或篩孔狀通透網紋,根系容易穿出而進入土壤,進而影響根團的形成,為此在生長期每隔20d移動1次容器。幼苗質量控制。生長后期,以減少氮素養分的供應、控制澆水、縮短光周期等手段,從而達到控制幼苗生長、促進頂芽形成和莖充分木質化的目的。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容器栽培的介質和肥料 下一篇:大規格容器苗技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