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花燈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6 |
花燈flower-lantern song-dance 元宵節是傳統的燈節。每到這時,各式花燈高懸街頭。勝芳花燈多以亭臺禽魚蟲花卉的題材制做。雄縣以染色紙綴以各色華麗細條制成,鮮艷奪目。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花燈,又名"彩燈",是我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起源自漢武帝于農歷正月十五日于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由于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 苗木網,999miaomu.com 花燈起源于漢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我國歷代花燈的制作十分講究,品種繁多。如明朝畫家唐寅有詩云:“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心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到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隋朝煬帝時,元宵節期間賞燈活動熱鬧磙磙,夜夜笙歌,通宵達旦,張燈遂逐漸發 展為元宵節的重要活動。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元宵節花燈唐朝治世因社會升平,經濟富庶,花燈更是大放異彩,盛極一時,活動規模相當浩 大,觀燈人潮萬頭攢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出外賞燈。玄宗時亦延續西漢弛禁制度,京師長安更在元宵節前後三夜取消宵禁,擴大實施「放夜」, 方便人民賞燈,唐以後花燈便成為元宵節的重要標幟。 苗木網,999miaomu.com 兩宋時期國勢雖然積弱,此項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發揚光大,使宋朝成為花燈發展的另一重要歷史階段。明清兩朝賞燈熱潮未減,坊間更出現燈市,販售各種花燈,式樣繁多,爭相競秀 苗木網,m.cqhuayin.com 中國人元宵節迎花燈的習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全國各地種類繁多,燈式不一,各有流行。臺灣花燈,俗稱「鼓仔燈」,因早期制作時多形似鑼鼓而得名,流行的種類有走馬燈、骰子燈、圓燈、關刀燈等。由於閩南語「燈」與「丁」同音, 故一般將提燈、鬧燈視為人丁旺盛的佳兆。臺灣習俗中,婦女在元宵節穿梭於燈下 ,祈求來年得子(男)、添丁;在臺灣北部桃竹苗客家莊里,男丁從農歷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廟掛燈,稱為「起燈」;諧音「起丁」,為新生男丁入族的儀式之一,涵意深遠流長。 苗木網,999miaomu.com 花燈通常分為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它是用竹木、綾絹、明球、玉佩、絲穗、羽毛、貝殼等材料,經彩扎、裱糊、編結、刺繡、雕刻,再配以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制作而成的綜合工藝品,也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山烏龜 地不容 下一篇:觀果玫瑰的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