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馬丁香高產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56 |
暴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Hara var. mandshurica)又稱暴馬子、白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10m,胸徑可達20㎝,主要分布在山地河岸及河谷灌叢中,但蓄積量不多。暴馬丁香的價值很高,樹皮、樹干及枝條均能藥用,具有清肺、去痰、止咳、消炎、利尿等功能,用于治療咳嗽、痰鳴喘咳及支氣管炎。利用暴馬丁香樹皮、興安杜鵑樹葉和黃芩研制生產的止咳平喘良藥芩暴紅止咳片、止咳膠囊、止咳口服液等系列產品,產品暢銷全國,療效顯著。由于藥廠多年生產和藥品產量擴大,野生暴馬丁香原料出現(xiàn)短缺。因此,人工栽培暴馬丁香藥用原料林對滿足藥廠所需原料起到重要作用。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1.3 播種 暴馬丁香種子屬于中粒種子,播種選擇土壤質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圃地作為播種區(qū),施有機肥2000kg/畝。采用床播。播種時間5月18日-5月22日,播種前用1000倍液的多菌靈對土壤消毒,播種采用條播,播幅寬10㎝,播種量17-20g/m2,播種后及時覆土,復土厚度約0.5㎝,覆蓋葦簾,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0后天幼苗出齊。 1.4 幼苗管理 出土后的幼苗比較弱,噴灑1000倍液的多菌靈1次,預防立枯病,6-8月及時進行除草、松土、澆水等田間管理,保持床面無雜草、疏松、濕潤,以利于幼苗生長。當年S1-0苗木高度3-5㎝,根系長度10.6-15.4㎝,產苗量約20萬株/畝。 1.5 換床 S1-0幼苗換床時間4月中下旬,株距6㎝,行距10㎝,密度160株/㎡,換床后澆足水,5-8月進行除草、松土、澆水等田間管理,6月上旬施尿素10㎏/畝,促進苗木生長,8月23日葉面噴施0.1%的磷酸二氫鉀,促進苗木木質化,秋季S1-1苗木樹高48㎝,地徑4.8㎜。 2 暴馬丁香高產栽培技術 2.1 造林地選擇 造林地選擇排水良好退耕還林地或河流兩岸荒地,土層厚度≥40㎝。 2.2 造林 春季造林,土壤化凍25㎝即可開始,造林采用壟式,壟寬0.7m,壟高20㎝,栽植深度0.25cm,初植密度2.8萬株/hm2。造林前利用濃度50ppm ABT1號生根粉溶液,處理苗木根系5分鐘。另外,暴馬丁香根系發(fā)達,根系過長需要修剪,避免造林窩根,根系長度保留25㎝。當年造林成活率達到95%。 苗木網,999miaomu.com 2.3 幼林撫育管理 暴馬丁香造林后要加強撫育管理,撫育次數(shù)3年9次,即4.3.2,造林當年,5月中旬進行全面除草1次,6月中旬除草1次,7月上旬趟地1次,8月中旬除草1次;第二年,6月上旬除草1次,7月上旬趟地1次,8月中旬除草1次;第三年,6月上旬除草1次,8月中旬除草1次。 2.4 病蟲害防治 6月中上旬各別植株發(fā)生褐斑病。防治方法,對發(fā)病及周圍植株噴施3200倍液的菌毒殺星1次,7-10天之后再噴1 次。 6月中下旬容易出現(xiàn)蜘蛛,危害樹葉。防治方法,利用3000倍液的掃螨凈噴施1次,7天后再噴施1,效果良好。 7月上旬至中旬,樹葉易發(fā)生煤污病。防治方法,發(fā)病前20天,噴施800倍液波爾多液,預防該病發(fā)生;煤污病出現(xiàn)及時噴施600-800倍液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或白菌清(75%可濕性粉劑)1次,7 -10天再噴施1次,效果較好,以后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天氣涼爽,該病逐漸消失。 2.5 采收與更新 暴馬丁香幼林4-5年采收,時間3-4月下旬,采收全面平茬方式,伐根高度為3.0-4.0㎝,林齡4年,樹高2.17m,枝干產量17413.2㎏/hm2,樹皮產量2377.2㎏/hm2,樹葉產量7621.6㎏/hm2。 幼林全面平茬后,當年5月伐根能萌發(fā)8-10個萌條,保留4-6健壯的萌條,摘出生長弱小多余的萌條,當年萌條高生長1.49m以上,幼林3年樹高達到2.28m左右,幼林4年可再次全面平茬收獲。 苗木網,999miaomu.com 3 成果應用范圍 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東部山區(qū)。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單位:黑龍江省伊春林業(yè)科學院 153000 王清君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苗木修剪出精品 下一篇:塑料大棚內的有害氣體和防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