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愛花軼事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0 |
梁實秋,北京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在臺灣文壇上被譽為繼胡適、林 語堂之后的又一位文學大師。梁實秋雅趣甚多,愛花就是其中之一。 梁實秋愛花有其家庭淵源。他的祖、父輩都喜愛養花,梁家在北京的舊 居內務部街20號院內,除了有天棚、魚池、假山等景物,最吸引人的就是 數十種花團錦簇,四季不輟的花卉:丁香、菊花、月季、臘梅、芍藥、牡丹、 紫荊、石榴、蘭花、玫瑰、荷花等。果實秋的父親對花卉很有研究,每種花 卉他都能如數家珍般講解一通,高興時還會當場吟誦幾首古人的贊花詩以助 興。家庭的熏陶給少年時代的梁實秋以很深的影響,從此終生喜愛上花。 1930年春,梁實秋到青島大學執教。這個美麗的濱海城市,“夏天的涼 風習習,秋季的天高氣爽,都是令人喜愛,而春季的百花齊放,更是美不勝 收。”(《憶青島》)春暖花開之際,梁實秋攜夫人雙雙到風景名勝地踏青 賞花。青島第一公園內“那一大片嬌艷欲滴的西府海棠”,和上清宮那“高 與檐齊”天生麗質的山野牡丹,更使梁實秋夫婦迷戀,盤桓終日流連忘返。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年之后,梁實秋回到北平。因梁實秋夫婦在青島時最喜海棠,梁夫人 特地到隆福寺街花店選購了4株西府海棠種在院內,又買了4株紫丁香種在 西院梁實秋的書房與臥室之間。西府海棠“翌年即繁花如簇,如火如數,春 光滿院,生氣盎然。”(《槐園夢憶》)而紫丁香長得更好,花開時“香氣 四溢,招得蜂蝶攘攘不休。”置身于鳥語花香的氛圍之中,梁實秋的心中就 別提有多高興了。 當時,梁實秋的書齋中還擺放了一盆小巧玲瓏,幽雅宜人的文竹。這盆 文竹曾伴隨梁實秋父親三十多年,后移到梁實秋的書齋,他格外喜愛。平素 澆水施肥,移盆、修剪枝葉、翻換肥土都是他親自動手。這盆文竹,“在憑 幾寫作之時,為我增加情趣不少。”(《盆景》)。抗戰爆發后,梁實秋到 了重慶,那盆文竹因乏人照料,枯萎而亡。40多年后,梁實秋對那盆葉嫩枝, 而不失其挺然高舉之致的”的文竹記憶猶新,而對于連文竹這樣的花草都不 能幸免于戰爭而“心中至今戚戚。” 1966年夏,梁實秋從臺灣省立師范大學退休后,有了更多的閑暇。他和 夫人在宅院內搭起一個8尺見方的竹棚,養了幾十盆洋蘭和素心、蘭,院內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還栽種了含笑、夾竹桃、茉莉、玫瑰等花卉。寫作譯著之余,梁實秋最喜歡 到花叢中散步賞花。朋友們知他夫婦倆愛花,不時給他送來一些珍貴花種, 特別是那些從大陸故土輾轉而來的花種更使梁實秋驚喜萬分,視為瑰寶。在 他晚年時,每當他漫步于家中的小花園,看到來自故鄉北京的月季,菊花時, 常撫花沉思,久久不忍離去,在梁實秋的心中,又涌起那濃濃的鄉思,深情 的愛。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天柱山盆景-中葉赤楠欣賞 下一篇:玫瑰花粥喝出嬌嫩不老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