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盆景造型的主旋律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1 |
就造型藝術而言,線條的應用最基本、最普遍、最富藝術表現力,通過線的流動,流出萬象之美,流出人心之美,多少藝術家為此竭盡畢生!中國畫家以線的參差錯落創造宇宙間的萬千形象,籍蘊心靈思緒;書法家致力于線的追求,才有"顏筋柳骨","鐵畫銀鉤"的流傳……而盆景藝術亦然:無論風格、流派、意境、神韻,都離不開線的組合;哪管追求清秀,著力蒼古,均少不了線的結體構架。從這個角度而言,筆者認為線同樣是樹樁盆景造型藝術的語言,是盆景造型藝術的主旋律,所不同的是其所憑借依托的工具、材料及造型手法不同而已。 一、線,結體構架 我們都知道,盆景造型的基本因素是由根基、主干、枝杈、樹冠和葉片以及盎盆配件組成;同時也知道,盆樹無葉亦成景(觀骨或寒林),若無枝干,葉無依托景何有?而且更深知盆景造型是點、線、面的組合。然我們再深入理解進一步分析概括,我們將發現,在諸構成成分中,起主導作用的則是線。所以能否這樣說:點是線的開始,線是點的延伸,片(面)是線的集結。如: 1·主干是控制全局發展領銜的主線(粗線,圖1)。 苗木網,999miaomu.com 2·枝托主脈是架設在主干四周的次線(圖2)。 3·枝托次脈、橫角的縱橫、錯落是小線、細線集結組成的片(圖3)。 4·根基是粗細不等、狀態不一的線的組合與分布(圖3)。 5·主干上肌理是長短曲直、參差不齊的線流動紋理所組成(圖3)。 此與"立體的畫"的稱譽得以吻合,只不過畫家是在平面上創造三維空間形象,而盆景藝術家是在四維空間創造意象。所以,無論是嶺南的蓄枝截干、湖北的動勢盆景、江蘇的云朵(云片)、四川的方拐、福建的古榕、臺灣的矮狀樹,也無論是靜態、動態均離不開線的造型及其應用。之所以產生視感上的不同形式、風格特征,只不過是線的組織、排列、集結、配置方式、構圖創意的不同而已,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二、線,造勢蘊情 勢為一切事物運動過程中力量所表現出來的趨向,一種感覺狀態,一種藝術效果。勢貫氣,勢藉情,勢顯力。勢傳神。勢,憑借線的伸延流動而得以體現。比如,將盆景枝干主要類型以線趨向加以抽繹概括:即以橫、豎、斜、曲等線來表明其伸延趨向及情感象征。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l·橫線(臥干)穩固,泰然自若,涵蘊浩然之氣。 2·豎線(直干)向上,直指蒼穹,頂天立地,給人以崇高感, 3·曲線(s干)升騰,如動感的世界,生命的贊歌。 4·斜線(斜干)靈氣。似"紅杏出墻"。。又如橫空出世。跳躍著一顆沖破陳規的心。 5·俯線(懸崖)險峻,是探險者頑強無畏精神的暗示。 6·垂線(柳枝)重情,是枝葉對根的情意。 7·急轉線(四頭干)突兀,驀然回首,嘯傲長空。 8·群體相向線(風吹枝)強勁,如大軍壓境,勢不可擋(典型的線造勢)。 三、線,節奏韻律 事實上,枝干在伸延運動中,即使是直干。也絕不可能是所謂數學上的直線,總多少帶有一定程度的彎曲或凹凸,給人以一定的節奏韻律感,以實現樹的動勢及其創意。節奏是物體運動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的現象,宇宙萬物常有之,比如:潮起潮落,形成大海的節奏;生與死是人類生命的節奏;晝夜輪回為日月、地球運動的節奏;春夏秋冬為自然季節氣候變換的節奏。但這些節奏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盆景藝術是情、景、形的交融,其節奏是主體情感心靈與對象在運動中的相諧溝通,通過枝、干線的彎曲、斜、直、高低、長短以及上下左右、伸縮回旋來形成可視可感狀態。從這個意義上來證明,其節奏又是人化的。所以線條本身的運動節奏及其形式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如橫線平穩單調、曲線活潑優美、弧線飽和豐滿。此外,還有素材的局限、作者的構思、情感的籍蘊、心靈的律動。且造型是一生十、十生百的長短、粗細、彎曲線的集結、排列和組合。曲線柔,直線剛,哪種線更美呢?關鍵在于線在造型中能否體現和諧的節奏韻律,是否與創意相吻合。如:顏體的一點一劃,"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同樣。張旭的"連綿回繞、驟雨旋風"與之平分"秋色"。所以必須根據素材的特征及其"創意",把握其不同的節奏點: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1·直干叢林的節奏韻律點是在于干的高低、粗細、間距。 2·曲干的節奏韻律點在于波折、起伏、伸延回旋。 3·曲干叢林的節奏韻律點在于前兩者的相加。 4·此外。還有干與干、托與托、大樹與小樹、主樹與從樹等相互間的節奏韻律。此須心律感應,相諧契合。如音樂輕緩的節奏,似涓涓小溪;急越的節奏,如黃河咆哮;又如舞步,慢 三、快四。 四、線,力度感覺 線條有流暢、拙樸之分;樹相有清秀、蒼雄之別。前者具陰柔之美,后者有陽剛之氣,這說明線在運動中的狀態及力度給人的美感是不同的。前者特征在于線的"流",后者展示在于線的"阻",線條延伸阻力越大,力度越強,也即對抗矛盾產生力度,類似拔河、拉網,力度油然而生。這又關系到線的彎與曲,雖彎未阻(或少阻)線流暢;曲是折的意味,有折線受阻,有阻對抗而顯力。有轉無折而為彎,有轉有折即為曲,有彎無折難顯力(太圓),如圖4;折若過之為死曲(太方),如圖s;欲其屈折圓而有力(方中帶圓,圓中帶方)是為取,有如書家"折釵股"剛柔相濟,陰陽互補,如圖6。不然何以有"字"與"書法"之分、常人與書家之別。所以樹種、結體、走勢、比例等相同,完全有可能因枝干線力度美感的缺憾而削弱藝術感染力。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線的神奇與藝術魅力的獨特,源遠流長,為華夏書畫藝術不朽于世界藝術之林,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作為盆景藝術,同樣可以借鑒擁有,將線流進溪畔叢林,流往巖崖山澗,流進村舍院落,向樹梢枝尾,流落咫尺盎盆,流入同行盆友的心田,樹立以線造型的審美意識。這便是本文的期盼。 |
上一篇:保護地花卉氣害防治措施 下一篇:芹菜嫩化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