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蘆薈及其繁殖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4 |
蘆薈是一種集藥用、食用、美容及觀賞于一身的多年生常綠植物,早在3000多年前已為古埃及人所賞識,譽為“萬應靈藥”。唐朝中葉傳入我國。現在蘆薈制品早已風靡世界,在歐洲,80%的高級化妝品都含有蘆薈。蘆薈中所含的氨基酸和17種多糖類物質構成了天然的保濕因子,可產生良好的潤膚作用,補充真皮內氨基酸,使肌膚柔軟光滑,延緩衰老。
蘆薈含有上百種化合物,含有大量植物蛋白、12種主要維生素、葉綠素、蘆薈素、膽堿、配糖體、多種微量元素、活性酶類和22種氨基酸、18種礦物質等75種活性化學物質。美國已從蘆薈中生產出能用于人類治療艾滋病的藥物,使蘆薈身價百倍,震驚了整個蘆薈工業界。
蘆薈在美、日、韓等國已成為“美食王國”的珍貴原料,在豐富生活、美化生活、創造效益中大顯身手,僅美國就有1500種蘆薈產品。1997年全世界蘆薈原料及其制成品銷售額已達650億美元。在所有野生果蔬中,蘆薈所含營養價值和有效成分名列第一,而且營養配比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推薦要求,被譽為“21世紀最佳保健食品”。可以預料,隨著時代的進步,由蘆薈加工的各種產品將進一步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天然蘆薈植物的品種有300多種,其中大部分沒有工業開發價值。真正有藥用價值的品種有:日本木立蘆薈、美國蕃拉蘆薈、開普蘆薈等少數幾種。
蘆薈喜光、喜暖、耐旱、不耐寒、忌積水。露地栽培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是:氣溫最高不超過35℃,最低不低于5℃(北方栽培要大棚);日照應充足,夏季避免高溫曝曬;通風應良好,防止氣溫過高,濕度過大;地勢宜高不宜洼,以利排水;土壤以沙質壤土為佳,以保證良好的透氣性和保水力;水質以富含蘆薈所需微量元素的深井水為宜。
蘆薈的繁殖方法有以下三種:
1.分株、分芽繁殖:對于無莖或低莖的藥用蘆薈,如美國蕃拉蘆薈、中國蕃拉蘆薈等品種,在植株周圍的地下莖上會長出許多嫩芽,1株2年生的蘆薈,在1年內能分蘗出10~15個小苗,當小苗生長具有4~5片小葉和3~5條小根時,可從母株上切離,定植于大田。蘆薈產生分芽主要在春、夏、秋三季,最佳的分株期是4~6月。嫩芽分出后,先在苗床培育,待其生根后方可移植。由于它必須保持一定的培育條件,并且發根很慢,因而較好的辦法是待嫩芽長成已經生根的小苗后再進行分株。
2.扦插繁殖:蘆薈長高后,易被強風吹倒,可從莖的頂部10~12厘米處切斷;或從母株的葉腋處切取長10~15厘米的幼芽,再將莖桿倒掛在陰涼處一星期,使切口收縮干燥,然后扦插在搭蓋蔭棚的苗床中。如莖桿不經陰干而直接扦插于苗床中,則根不易長出,容易枯死。插后約20天左右生根,苗期需保持土壤濕潤,苗床保持無雜草,適當施肥,促進幼苗生長,培育壯苗。扦插苗生根3~5條時,就可以移栽大田。
3.組織培養:此法可以大量快速繁殖優良品種的蘆薈苗。具體方法是,利用蘆薈嫩尖部分,通過消毒、接種、恒溫培養、試管種植、生根培養,進行移栽。
(廣西寧明縣中鎮寧愛街147號 梁繼忠 郵碼:532500)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矮紫杉盆景養護管理和觀賞 下一篇:山水盆景的構圖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