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利用菇糠生產雞腿菇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2 10:50 |
1、培養料的選擇與處理 菇類的下腳料和棉子殼。 2、原料的配方 棉子殼 30%~40%、菇糠 60%~70%、生石灰 7%~8%、料:水1:1.5~1.6。 3、堆積發酵 按配方要求將培養料稱好,將生石灰均勻撒在主料上,然后加水適量,攪拌均勻。將拌勻的料堆成寬1米,高0.5米~1米,長度不限的料堆,用直徑5厘米左右的木棍在料堆上插孔,每孔間隔40厘米~50厘米,以利于通氣然后覆蓋草簾,待料內溫度自然上升到65℃~70℃時,進行第一次翻堆,內倒外,外倒內,保持每24小時翻堆一次,如此進行翻堆4次~5次即可。 4、基料的裝袋與播種 原料經堆積發酵處理后,可進行裝袋與播種。采用三層菌種兩層料的層播方式進行播種。裝好袋后在原種部位扎10個~12個小孔。 5、堆垛發菌 裝完的菌袋堆好垛后,蓋草簾,注意垛之間留空隙,溫度控制在20℃~26℃,料溫不能超過30℃。溫度達到30℃,要立即倒垛,一般情況下,5天~7天倒垛一次,一個月可發滿菌袋。 6、開袋覆土 首先每隔30厘米,挖90厘米~100厘米寬,15厘米~25厘米深的畦溝,然后將發好的菌袋將外層塑料袋全部脫去。將脫去的菌袋橫向排放在畦溝內。注意菌棒前后左右應保留2厘米的間隙,菌袋四周用營養土填滿,然后灌大水,讓水浸透畦床,待水完全滲入后,再覆2厘米~3厘米營養土,并向畦面噴水,使畦面濕透即可。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7、出菇管理 雞腿菇出菇的最佳溫度為18℃~22℃。出菇后溫度掌握在16℃~18℃不得超過22℃。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之間。 二次覆土。栽培后20天~25天,畦面即可長滿白色菌絲,菌絲進入扭結出菇階段進行二次覆土,土層厚度2厘米,每天噴一次水,保持濕度,出菇后不必噴水。及時透風。出菇后,要加強透風,棚中保持新鮮空氣。適時采收。雞腿菇應在菌環尚未松動脫落菌蓋未打開傘前及時采收。 ( 來源:浙江農網 ) |
上一篇:香菇轉色管理中的突出問題 下一篇:6月食用菌栽培管理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