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栽培大球蓋菇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2 10:50 |
一、栽培場地與時間。應選擇靠近水源,便于排水,背風向陽的冬閑田、菜園地、果園地等作栽培場,把畦整成高30厘米、寬1米、長度不限的龜背形畦床。畦間留40厘米寬的人行道。播前翻土曬白,使土壤熟化,再用農藥除雜、滅蟲。較為理想的播種時間:秋菇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菇2月中、下旬。 二、培養料選備與處理。⑴干純稻草100%;⑵干稻草80%,干木屑20%。玉米芯、玉米稈、豆稈等都可。播種前稻草要浸水2天,使料充分吸水變軟,氣溫低時把預濕的料瀝干,預堆1天變柔軟后即可上床栽培。鋪料要在前其含水量為79%-75%。 三、鋪料、播種、覆土。鋪料要在1天內完成。先取2/3菌種撒于料面,輕輕抖動培養料使菌種下沉3-5厘米,然后將剩余菌種撒于料面,并將料拉平稍壓實。每平方米需500毫升裝麥粒菌種2.5-3瓶,播種后直接覆土,覆土用水調至無白心,pH值6-7,含水量達20-25%為宜,覆土厚3-5厘米。覆土后,畦面用竹片拱成半圓形,上蓋黑膜,保溫、保濕、避光培養菌絲。 四、溫濕度控制。覆土后,溫度控制在23-28℃,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75%。當菌絲爬上土面時,空氣相對濕度調至85-90%。菌種萌發后,適當揭膜通風換氣,每日通風1-2次,每次10-20分鐘。隨著菌絲的生長,每日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五、出菇管理。當菌絲倒伏后可向畦面適當噴水,并且保持畦面空氣清新,早晚打開薄膜通風,結合通風向畦面噴水,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5-7天后,土層內菌絲開始扭結成菌蕾,出現大量白色子實體原基,待原基逐漸發育成綠豆大菇蕾時,噴一次重水,即2-3天內使土層含水量達20%左右,同時向膜內空間噴霧狀水,使空氣相對濕度達到90-95%,并注意通風換氣,要求小通風、慢通風。待菇蕾逐漸長大頂出土層時,再向土層噴一次重水,使土層含水量達20%以上。噴水時不要使水流入料內。菇生長階段,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采收前不再噴水,以保證菇的質量。從小菌蛋到成熟,一般需要5-10天。 六、采收。當菇蓋外一層菌膜剛破裂、蓋內卷尚未開傘即可采收。采菇時,用手指捏住菇腳,輕輕轉幾下,再用另一只手壓住基部向上拔起,切去帶土的菇腳可上市鮮銷,也可冷凍保鮮外銷,或按客戶要求加工成干菇。一潮菇采后,及時清理床面,剔除斷根,可采3-4潮菇。一般第二潮菇產量最高。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鮮酒糟巧栽黑木耳 下一篇:蘑菇栽培八大防病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