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的關鍵環節及常見問題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4:15 |
一、關鍵環節 1、選擇優良菌種及優質原材料 ①、菌種選擇的原則:選擇通過國家認證的品種,選擇多年生產應用表現良好的菌種。 ②、菌袋選擇的原則:17cm×33cm,17cm×35cm規格的菌袋,單只重量要在3.8克以上,厚度均勻。低壓聚乙烯袋均可。重量在1.8—2.1斤的可選擇17 cm×33 cm的規格袋,重量在 2.2—2.5斤的可選擇17cm×35cm規格袋 ③、麥麩和稻糠選擇的原則:麥麩以大片為好,稻糠以細為好。 2、因地制宜的選擇生產時期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品種特性、栽培方式、自由條件等綜合確定生產時期。 ①、二級種最晚裝袋接種期確定:生產一批的時間為11月25日。生產兩批的時間為10月25日(木屑二級種一次生產完畢,糧食二級種要分批生產) ②、栽培袋最晚袋接種期確定:生產一批的時間為1月15日。生產兩批的時間為:第一批為12月10日,第二批為2月5日。 ③、劃口下地最晚日期確定:4月20日。生產原則“寧早勿晚”。 ④、最早澆水條件:耳基完全發育完成后,也就是木耳芽長到1厘米以上時。 注:提倡一批生產。 3、提高技術、科學管理、提質增效 ①、拌料要均勻,控制好含水量,不可低于60%,不可高于65%。含水量低不利于菌絲生長,含水量高容易雜菌繁殖。拌完的料要悶1個小時后再裝袋。當天拌的料要用完,避免酸料。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②、裝袋要注意剔除破損袋。裝量不可過大,裝量過大菌絲發育的慢,易感染雜菌。 ③、滅菌時保證100度溫度在8小時以上(添加雜菌凈時要保證在4小時以上),排凈冷空氣,杜絕回生,趁熱出鍋、出鍋時要剔除破損袋、沒有蒸透的袋和水包袋(漏袋有明顯黑點,沒有蒸透的袋透明度不好)。鍋內加水要充足,避免干鍋,加水時要加熱水。鍋內放溫度計時,要將放溫度計耽誤的時間計算在滅菌時間內,否則滅菌不徹底。 ④、冷卻、接種。冷卻室、接種室消毒滅菌要徹底,第一次使用要提前三天,進行3次處理,可采用氣霧熏蒸、紫外燈照射和藥劑噴灑。冷卻室和接種室的密封性要好。冷卻到30度以下方可接種,以袋內料溫為準。接種使用的工器具消毒要徹底。接種作業要保證在無菌區域內進行。 ⑤、菌袋培養。菌袋進入培養室前要對培養室進行消毒滅菌,提前三天,可采用氣霧熏蒸和藥劑噴灑,分三次進行。擺放菌袋要先擺下層,后擺上層,臥式擺放層數不得高于5層,否則容易燒袋。培養溫度不得超過28度,最低不低于18度,最高溫度、最低溫度測量以上數第二層和最下層為準,上下溫差大時,要用換氣扇進行通風降溫。培養室濕度要保持在60—70%,不得超過70%,否則容易產生雜菌,原則是“寧干勿濕”。培養前7天,菌袋上面菌絲長滿前不通風,前期小通風,后期大通風并且增加通風次數,通風的空氣最好經過處理。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⑥、困菌,菌絲長滿袋后,要進行困菌。困菌溫度保持在5—12度,不可超過15度,困菌時間在15天以上,困菌時間長時可降低困菌溫度。分批生產時,第一批菌下架后要保存在20度—5度之間,第一批菌可以在保存期間自然困菌。 ⑦、劃口。單片品種以劃“V型”口為好,朵狀品種以劃“1字”口為好。劃口深度為5—8毫米。 ⑧、催芽。催芽時菌袋的間距要在1厘米以上。人為控制時,要保證空氣濕度在80%左右,否則在耳基形成時易感染雜菌。 ⑨、育耳管理。育耳期拖后的要進行遮蔭處理。晾曬菌袋時要在上午10點之前,下午3點以后進行,否則容易產生脫落和燒袋。澆水時要少量多次,避免水分進入菌袋,否則易感染雜菌。 二、常見問題 ①、雜菌率高。品種選擇不當,菌種退化,消毒時間不夠或溫度低,接種時消毒不徹底,環境衛生差,培養室濕度過大,培養溫度高致使燒菌,澆水不當致使水分進入袋中,高溫期出耳引起燒袋,栽培場地消毒不好,雜菌袋檢查去除不當,袋料含水量高,酸堿度調不當,脫袋、脫壁。 ②、菌袋菌絲生長緩慢。品種選擇不當,菌種退化,裝量過多透氣性不好,通風不好,溫度過低。 ③、燒菌。培養溫度過高,擺放層數過多,催芽密度過大通風不良,高溫期出耳日光爆曬。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④、出耳不齊。菌種退化和老化,劃口質量不均一,困菌不當。 ⑤、耳片生長緩慢。品種選擇不當,菌種退化,感染雜菌。 ⑥、爛耳、流耳。品種選擇不當,菌種退化,感染雜菌,采摘時期不當。 ⑦、管理不當,管理粗放是形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因素。 (記者 不詳)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七葉樹種子如何貯藏 下一篇:月季花越夏管理有新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