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漿果的栽培要點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4:44 |
園地選擇與定植前準備 根據氣候條件確定為適栽區以后,就應著手進行地塊的選擇,地塊的選擇首先要測定土壤pH范圍。其次,要盡可能選擇土壤疏松、富含有機質而且有排灌條件的地方,開園定植前要徹底耕翻兩年以防草,也可在定植前預先種植覆蓋作物,在晚秋或早春定植之前翻入,既可防草,又能增加土壤有機質。 品種配置與定植 異花授粉對提高產量和果實大小很重要,尤其是兔眼藍漿果,效果更為突出。異花授粉使高叢藍漿果的座果率從67%提高到82%,而可使兔眼漿果從18%提高到47%。因此,在兔眼藍漿果的種值園內,至少需配置兩個品種。 定植密度,高叢藍漿果以1.2~2.4m×1.5~3.0m為宜,兔眼常選擇1.6m×3.6m,在國外,實際栽培密度常依機械化程度而定。在我國紅黃壤地區,目前顯然可以選擇較高的密度。 定植前要先開挖定植穴,并摻入磨碎的松樹皮和泥炭等,在酸度不夠的情況下也可摻入[][][]。定植時間以早春萌動前最安全,在冬季不很干旱的地方也可選擇秋、冬季。定植深度要比在苗囿中時略深。 施肥 藍漿果對肥料的需求量很低,在土壤酸度滿足的情況下,一般只需施入少量N肥,有時也根據葉分析和缺素癥狀施入其它肥料。要特別注意N與K的施用。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施N時要絕對禁止使用硝態N,因為硝態N對藍漿果有害,尤其是NaNO3,氨態N效果較好,在pH5.0以下時,用尿素較好,在酸性較強的環境下,尿素可順利轉化為氨態N,在高于Ph5.0時則以(NH4)2SO4為佳。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土壤pH而定。在施用N肥時,切忌施KC1,因為C1對藍漿果有害,可使用K2SO4等。 如果出現缺鎂癥狀(脈間變黃變紅,自葉尖和葉緣向基部擴展),則噴施MgSO4。在NH4+缺乏或土壤pH較高時,也容易缺Fe,此時可噴施FeSO4或(Fe)2(SO4)3,噴施效果較快,土施肥效持久,但要注意避免過量,藍漿果對P和K的要求不很高。 雜草控制、土壤管理和排灌 用除草劑除草是一種經濟有效之舉,但土壤管理,除了消除雜草,還有其它要求。用植物的有機殘體進行地面覆蓋是一種很好的管理方式,覆蓋可采用碎松樹皮、泥炭、苔蘚和死的森林地被物等,在松樹多的地方,松毛也是一種很好的地面覆蓋物。地面覆蓋有許多好處:首先有利于保持土壤濕度,緩沖土壤溫濕度的驟變,保護根系;其次,有利于使土壤pH維持在較低水平;第三,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肥力,減少缺素癥,促進生長和增產;第四,防止雜草效果好,這些都被大量的報道所證實。此外,覆蓋還使藍漿果在比較干旱的高坡礦質土壤栽培成功,有人用聚丙烯塑料膜進行地面覆蓋,也取得較好的土壤保濕和雜草防止效果,但其它方面的作用不如植物殘體。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行間的季節性間作物也有較好的效果,它不僅可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還有較好的行間防草功能,在粘重土壤上應用的效果尤為突出。 在干旱的地方進行灌溉,可大幅度增產,結合地面覆蓋效果更佳。在寒冷的夜晚進行灌溉還可減輕凍害。灌溉用水要預先酸化,還要避免氯化,當然,是否需酸化也應根據土壤pH而定,灌溉的最佳量是在保證排水的情況下盡量提供充足的灌水,因此,良好的灌溉與排水是不可分割的。 整形修剪 藍漿果的整形修剪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而且,高叢藍漿果和兔眼藍漿果的修剪方法有所不同,要區別對待。 對高叢藍漿果來說,修剪的主要任務是調節當年結果與下一年的結果潛力。幼樹整形要保持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衡,促進樹冠盡早長成。定植前要抹掉花芽,交回縮掉1/4,降去基部弱小枝,保持樹冠直立,以便結果后果實離開地面。在定植第3年之前不需再進一步修剪,對老樹,則要著眼于收獲的質與量。直立型品種,疏除樹冠中心部位的枝以使樹冠開張;開張型品種,需剪除下部的放射狀枝。重剪弱枝,以促進形成壯枝和產生較多的葉。疏除細弱枝,保留強旺枝,短截長果枝,根據枝條強射,保留3~5個花芽,每個結果枝是要有足夠的葉片,以滿足果實生長發育所需營養,保證果實品質,但不可完全遮蓋果實或影響噴霧,花量大時,要進行疏花疏果,甚至疏除整個花序,當樹進一步衰老,到大約21年后,若不進行品種更新,則需重重回縮,進行樹勢的更新復壯。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兔眼藍漿果的修剪比較簡單,總的原則是修剪宜輕,因為兔眼藍漿果能夠承受很高的產量,幼樹主要是除掉下部枝條,除掉樹冠中部枝以免過分擁擠,對老樹,主要是防止樹冠過高、過密。 藍漿果中雖有一些病蟲害,但一般不嚴重,主要是防鳥害,方法可以用網覆蓋,也可用槍或爆破設備。最近,化學方法也被使用,就是噴布甲基鄰氨基苯甲酸,只是收效不大,當然,如果栽培面積很大,相對而言鳥害就微不足道了。 中國農業網編輯(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花卉矮化栽培的六項技術 下一篇:君子蘭的管理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