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分布的針葉樹種類主要有油松、落葉松、華山松、樟子松、白皮松、側柏、檜柏和云杉等。針葉樹育苗主要采用播種育苗的方法,鑒于有些樹種裸根苗栽植不易成活,帶土移植又有許多困難的情況,我們可以采用容器育苗的方法進行苗木培育,用該方法培育的苗木是容器苗。用該方法育苗具有以下優點:
第一,造林時系全根全苗,易地安放,根部不受損傷,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第二,容器育苗可提前播種,延長苗木生長期,管理方便,可滿足苗木對溫度、濕度、光照的要求,促進苗木迅速生長,有利于培育壯苗。第三,容器育苗造林季節不受限制,可合理安排勞力,有計劃地進行分期造林。第四,可節約種子,相同質量的種子容器育苗產量比苗圃產量高。第五,采用容器育苗可縮短育苗年限,并且出圃時省去起苗、假植等作業,育苗全過程可實行機械操作,大大節約了時間、土地和勞力。第六,容器育苗所用營養土肥力高,有利于苗木生長,根系發育好,抵抗不良環境能力強,栽植后緩苗期短,甚至不存在緩苗的問題,故有利于速生豐產。為此,采用該方法育苗管理應掌握以下幾方面的環節:
一、容器和培養基質的選用
1、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種類很多,規格不一,一般高8-10cm,直徑5-10cm。干旱和固沙地區造林容器可大些,高30cm,直徑5-6cm。常用的容器有兩種:一種是折疊式蜂窩狀塑料膜容器,一種是塑料筒。油松、側柏等育苗時應選用直徑4-5cm、長12-15cm、厚度為2絲的容器。 苗木網,999miaomu.com
2、培育基質 也叫營養土,是容器育苗的基礎。常用作培養基質成分的材料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主要有表土、砂子、堆肥和蛭石等.目前常用的培養基質可選用林地腐殖質土、草坡地土、灌叢地土、未耕作過的黃土等,混合過篩,除去雜物;也可以充分利用苗圃地土壤和肥源條件,如腐殖質土、山地松林土、黃土、豬糞、羊糞、土雜物以及化肥、農藥等混合而成,一般泥土和糞肥占98%,過磷酸鈣或鈣、鎂、磷、鉀肥約占1%左右,再加適量農藥消毒、殺菌等。
二、基質消毒
基質消毒可預防立枯病。常用的消毒方法:硫酸亞鐵(黑礬)消毒。基質較干時,可用2-3%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每立方米用50kg藥液邊噴邊翻,使藥液與基質充分混合,防止出現泥團;基質過濕時,將硫酸亞鐵碾成細粉末,摻干細土,配成藥土,再與基質混合均勻。每立方米基質用硫酸亞鐵1-1.5kg;也可用高錳酸鉀、賽力散、五氯酚苯和代森鋅混合劑及多菌靈等進行消毒。如將藥劑充分混合的基質堆燜1-2天,消毒效果更好。
三、播種和覆土
容器育苗分移植和播種兩種,移植又分苗木移植和苗芽移植兩種。
1、移苗 (1)苗木移栽,先將幼苗立置于容器中央,邊裝培養土邊沉實,防止細苗上露、栽沉和窩根,裝滿容器為止。(2)苗芽移植,即先在沙床播種,待發芽出土剛脫去種殼時或將經催芽裂嘴露白的種子,移栽在容器內,這樣不僅幼苗生長均勻整齊,而且節約種子,但拔苗時注意不要傷苗。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2、播種 將配制消毒好的營養土依次裝入容器中,邊裝邊按實。裝至距容器上口1.5cm左右時,即可上床摞好,上口要平,便于播種和澆水,每個容器播種3-5粒,播后用原培養基覆蓋1cm左右。直播時為縮短種子發芽期,使種子發芽整齊,播種前種子要催芽處理。催芽方法很多,如低溫層積催芽、浸種催芽、破皮法、去蠟油法、赤霉素處理法等。但針葉樹常用浸種催芽法。首先,篩選種子,除去空癟粒和雜質,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泡2h,或用0.1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5-30min,進行種子消毒。松類、側柏等種皮較厚,可用始溫50℃的溫水浸種,1-2天換一次水,經常檢查。當種子吸水膨脹后撈出,裝入筐籃或麻袋,放在背風向陽處(保持18-25℃)催芽。經常翻動,使上下部種子受熱均勻,1-2天用清水淘洗一次。當一半種子裂嘴后,即可播種。也可將催芽的種子混合2倍濕沙(用手捏成團面不出水),堆放在背風向陽處覆蓋濕草簾或濕麻袋催芽。每天翻動一次,種子干時灑水。
3、播種時間 適當早播,可延長苗木生長期,提早木質化,增強抗病能力。但過早,由于地溫過低,種子易霉爛。所以,應避過晚霜,適時早播。
四、容器的擺放
同類苗木應放在一起,帶狀排列,帶寬1m左右,長度靈活掌握,帶間留出步道40-60cm。排列前,床底要鏟平,排好后要用沙或土填實容器間空隙并培好床邊。播種后的容器底部應與地面隔絕,一般采用床面鋪磚或塑料薄膜的方法,控制苗根下扎。為了防止容器中基質水分蒸發,播后最好用農膜覆蓋,以利提高地溫,促進種子發芽。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五、苗期管理
1、間苗 留優去劣,間苗補缺。
2、除草 及時消除容器內的雜草。
3、松土 將容器旋轉,輕捏一下,使土地疏松,硬質容器可用竹簽松土。容器中土太淺時,適當填充。
4、補植 缺苗時應及時補植。如因立枯病造成油松容器缺苗,應補側柏,控制立枯病,對生長較慢,當年不能出圃的苗木,必須換裝填土,增加容器內的培養土以利苗木繼續生長。
5、噴水 適時、適量、噴勻,使水慢慢下滲,不要噴水過多,防止產生立枯病。
6、病害防治 常見病主要是立枯病。如播種過晚,種苗出土正遇高溫高熱天氣,此病容易發生,苗木發病后,要及時調溫降濕和控制水分。立枯病的防治方法,除培養土內配制0.5%的硫酸亞鐵進行消毒外,出苗前至6月底,要噴濃度1%的硫酸亞鐵,每周一次。或用70%的敵克松可濕粉劑5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粉劑5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灑,7-10天一次。
六、苗木出圃
出圃前要澆透水,利于起苗,增強抗旱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起苗時要用平板鍬,將伸出容器底部的根系切斷,剪開容器間纏繞的根系,輕搬輕移,防止基質掉落散失。
七、苗木栽植前管理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育苗容器為塑料容器,應先澆水,使土壤濕潤,然后緊握容器,擠壓土壤,脫去容器后,再行栽植。 苗木網,m.cqhuayin.com 【作者簡介】程志蓮(1973--),女,大專學歷,現任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資源科科員,林業助理工程師。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