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水稻高效種植模式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6:16 |
近年來,鹽城市鹽都區尚莊鎮農民摸索并發展了大棚番茄、水稻輪作新型高效種植模式,到2005年推廣應用9600畝,一般每畝產番茄5000~6000公斤、水稻600公斤。 番 茄 培育壯苗 選優質高產、早熟抗病的中雜9號、粉都女皇、金粉402、巨峰冠等品種。育苗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用陽畦冷床育小苗,每畝大田用種量50~75克,每平方米苗床播種5~6克。播前10~15天施足基肥,覆膜增溫。封好陽畦膜,保濕增溫育小苗。第二階段套棚假植育壯苗,2月上旬有3~4片真葉時選晴天假植,每畝大田假植床長45米、寬1.3米。假植前10~15天每畝施45%三元復合肥3~4公斤、尿素2公斤、稀糞水250~300公斤作基肥,株行距均為13厘米。扣好小棚膜并加蓋草簾,兩個小棚外再加一個大棚。苗期注意保溫防凍,降濕抑病,適量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抗寒能力。壯苗標準:苗齡75~85天,苗高18~20厘米,莖粗0.5~0.6厘米,真葉8~9片現蕾。 適時移栽 定植前10~15天每畝施腐熟廄肥5000~6000公斤、45%三元復合肥40公斤,開溝條施后做壟,寬50厘米,噴氟樂靈除草,平鋪地膜,搭棚增溫。3月中下旬選冷尾暖頭晴天定植,每畝4500~5000株,在地膜上打塘移栽,行距45~50厘米、株距30厘米,邊栽邊扣小棚,并在小棚上加蓋草簾,日揭夜蓋。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科學管理 前期重點防寒保溫,搭好支架。開花坐果期巧施肥水,點花疏果,防病通風。后期注意整枝打老葉,堅持肥藥混噴,防止早衰。3月中下旬至4月初揭小棚膜,5月中下旬揭去大棚膜。注意防治病蟲害。 及時采摘 在白熟期用乙烯利點梗催熟。也可將番茄摘下,放在1000~2000毫克/公斤的乙烯利中浸一下,再置于25~28℃下讓其自然成熟。4月底5月初上市。 水 稻 培育適齡壯秧 選徐稻3號、鹽稻8號、揚稻6號等耐肥抗倒、生育期適中的品種。采用肥床旱育方式培育多蘗壯苗,5月中旬播種,6月下旬移栽。 合理群體起點 擴行縮株降密,建立高質量群體。株距13厘米、行距27厘米,每畝1.8萬~2萬穴,每畝基本苗8萬~10萬。 科學運籌肥水 適當減少基肥用量,分蘗肥視苗情長勢而定,重施保花肥。在每畝苗數達夠穗苗的70%~80%時控苗。 綜防病蟲草害 播前用藥劑浸種,注意防治飛虱、螟蟲、稻縱卷葉螟、條紋葉枯病、稻瘟病和紋枯病等。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花木修剪時間如何掌握來源 下一篇:非洲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