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葉桉速生豐產林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6:23 |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尾葉桉速生豐產林主要栽培技術、造林設計、檢查驗收及豐產指標。 本標準適用于國營、集體和接受國家計劃的合股、合作經營規模化的營林單位的尾葉桉速生豐產林。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772-1999 林木種子檢驗方法 GB/T 6001-1985 育苗技術規程 GB/T 15776-1995 造林技術規程 GB/T 15782-1995 集約經營用材林基地造林總體設計規程 LY 1000-1991 容器育苗技術 LY/T 1078-1992 速生豐產林檢驗方法 3 豐產林指標 3.1 培育目標 培育短輪伐周期的纖維材、紙漿材。 3.2 豐產林規模 一個豐產林基地或一個基層造林單位造林面積不少于100hm2,其中每片豐產林的面積不少于1 hm2 。 3.3 輪伐期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根據培育目標輪伐期定為5~6年。 3.4 保存率 當年造林成活率95%以上;第二年保存率90%以上;第三年保存率85%以上。 3.5 生長量 豐產林當年造林高生長量大于3.0m。蓄積生長量分別以不同栽培區、不 同更新代的不同輪伐期為計算標準,各林齡的低限蓄積生長指標應符合表1要求。 表一 單位:年、m3/hm2 林 齡 1 2 3 4 5 6 Ⅰ類 造林代 20 40 75 90 110 萌芽代 12 30 45 70 80 Ⅱ類 造林代 15 35 65 85 110 萌芽代 10 20 40 60 70 Ⅰ類:指沿海地區臺地低丘土、肥、水條件較好且集約經營度高的地方。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Ⅱ類:指粵北山區丘陵地帶及土肥條件集約經營度較上述次之的地區。 4.造林地選擇 造林地應選擇海拔在300m以下的山坡地、低丘平緩地、低山中、下部,坡度低于25°,土壤為非石灰性母巖發育的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的紅壤、赤紅壤,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水氣通透性良好。極端最低氣溫-30c以下的地方不宜種植。 5 造林規劃設計 造林規劃設計應先進行總體規劃,再進行年度作業設計。這項工作應在造林前一年的八月底前完成,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5.1 設計單位 造林規劃設計由林業部門調查規劃設計隊組織進行。 5.2 作業設計原則 造林作業設計,堅持高質量、高標準造林的指導思想。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集約經營、定向培育、科學造林的原則。 5.3 外業調查 根據地形地勢,劃分造林小班。記錄小班因子,繪制小班位置圖。小班面積一般不超過20公頃。 5.4 內業設計 編寫造林設計說明書,繪制作業設計圖及各項統計表。把造林設計資料整理成冊,一式三份,調查設計單位、業務主管部門、施工單位各一份。 苗木網,m.cqhuayin.com 6 苗木培育 6.1 種苗 應采用經本地區引種試驗表現優良或國內省級確認優良推廣的種子或無性系。 6.2 苗圃 6.2.1 建立苗圃 年造林面積規模達200hm2以上的獨立經營單位應建立固定中心苗圃,繁殖造林用苗木。 6.2.2 苗圃地選擇 苗圃地應選擇交通方便,便于管理,土地平坦或緩坡地帶及水源充足的地方。 6.3 苗木繁殖方式 苗木繁殖方式分播種繁殖及營養繁殖(主要是扦插繁殖)。工業用材林以營養繁殖方式為主。 6.4 播種育苗 6.4.1 播種 6.4.1.1 播種時間 尾葉桉苗期為90天,各地可根據本地造林季節確定播種日期,一般為造林前一年的十月底至十一月上旬播種為宜。 6.4.1.2 苗床 苗床設置,寬不超過1m,高不超過20cm,平整壓實。床面墊鋪營養土5cm。營養土由火燒土30%+黃泥心土40%+干凈細河沙30%組成。打碎過篩,混合均勻,平整鋪放。播種前用5%福爾馬林或0.5%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土壤消毒。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6.4.1.3 播種 播種時種子拌入干泥粉或干細沙一起多次撒播,以每平方米苗床播種8~10g種子為宜,此可供分床用苗約2000株。播種前,先將苗床淋透水。 6.4.1.4 覆土蓋草 播種后,用過篩的火燒土覆蓋,不宜用地表土,覆土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覆土后覆蓋一層新鮮松針,待種子發芽出土后逐步小心揭除。 6.4.1.5 苗床管理 主要是保持苗床濕潤及防治幼苗病害。使用噴霧式細孔花灑淋水,以防沖出種子和沖倒幼苗。種子10天左右可發芽,發芽后15天, 每周噴0.1%高錳酸鉀2-3次,防止幼苗病害發生。 6.4.2 移苗上袋 6.4.2.1 育苗容器 采用容器(營養袋或硬塑管)育苗。育苗容器規格:營養袋采用袋口寬8~10cm,袋高12~15cm(未打開時的規格)的塑料育苗袋;硬塑管采用口徑3.5~5 cm,高10~13 cm塑料育苗管。 6.4.2.2 營養土的配制 用火燒土40%、黃泥心土55%,另加5%過磷酸鈣(粉碎后過篩)混合拌勻,堆漚15天后裝袋(管)。育苗容器排列成20只/行。畦長視地形而定,畦間留工作道50cm,并于移苗前二天用0.3%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6.4.2.3 分床 幼苗長出2~3對真葉,苗高約3~4cm時即移苗上袋(管)。移苗前將苗床和營養袋(管)營養土淋透水,移植后淋一次定根水;移苗時分級分批選擇一級壯苗移,使用竹簽小心起苗,保持根系完整。移入容器時防止彎根、淺植和吊頸,壓實營養土。移后隨時檢查,及時補苗。 6.4.3 苗木管理 6.4.3.1 淋水除草 保持幼苗營養土濕潤,并及時除草。 6.4.3.2 施肥 移苗后15天可進行第一次施肥,以后每隔15天施一次肥。施肥應按先稀后濃、薄施勤施的原則。施用的復合肥濃度應掌握在0.1~0.3%之間。 6.4.3.3 病蟲害防治 苗期在低溫陰雨、通風差的天氣下易發生根腐病、灰霉病、猝倒病等病,可用0.5%波爾多液或0.2~0.3%多菌靈、托布津、乙磷鋁等噴施防治。病害以預防為主,每周至半個月噴殺菌劑一次。蟲害如桉小卷蛾、蚜蟲等可用敵敵畏、敵百蟲等1000~2000倍液噴殺。 6.4.4 出圃 苗高20~25cm、地徑0.3cm以上,頂芽完好、主桿粗壯、根系發達,葉色濃綠、無病蟲害的為合格一級苗木,即可上山造林。 苗木網,m.cqhuayin.com 6.5 扦插育苗 6.5.1 扦插圃設置 6.5.1.1 扦插圃分區 扦插圃據其各設施功能不同,可劃分為:1、蔭棚——扦插區;2、插穗生產區;3、基質貯備及分裝處;4、煉苗區:5、工具房、肥料倉庫;6、道路、排水溝。各區 排列以滿足生產工藝流程需要和方便作業為原則。 6.5.1.2 扦插圃各區面積 扦插圃各區所需面積,主要據規劃年產量及有關技術如扦插成苗率等因素而定。如規劃年產100萬株扦插圃,則扦插區、煉苗區、插穗生產區面積各約需1000m2,其他各附屬設施面積視具體情況而定。 6.5.1.3 插床設置 插床即扦插蔭棚。蔭棚位置四周應通風透氣,忌設在風口處。蔭棚用金屬材料建成拱圓型或金字型,棚頂用遮光70%的遮光網覆蓋,并安裝插穗保濕防蔫萎噴霧設施。蔭棚高2~3m,邊長10~25m,地面平整、用水泥沙混合或碎石鋪設,不能積水。 6.5.2 基質準備 苗木網,m.cqhuayin.com 6.5.2.1 扦插基質可根據材料來源情況,選用黃心土與泥炭土按3:1比例混合或以40%黃心土、30%炭化谷殼和30%谷殼混合。備用基質需經粉碎過篩,避雨淋存放。基質用硬塑管或營養袋分裝整齊排放蔭棚內待扦插。 6.5.2.2 基質在扦插前,用殺菌劑如0.1%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托布津等淋透殺菌方可使用。 6.5.3 插穗生產 6.5.3.1 采穗母株選擇 應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組培苗作采穗母株。盡量不用扦插苗作母株。 6.5.3.2 母株栽培 母株栽培可用地栽或盆栽。地栽時,作高床,床面要平整,床寬60~80cm,種植密度15~20×20cm。盆栽時,可用口徑為20~25cm的花盆,每盆種植一株。母株種植時,下足基肥。 6.5.3.3 穗條剪取 合格優質的插穗應是長小于10cm,帶3~5個節,節間距短、葉片小,枝圓滿,粗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合格的穗條要及時剪取利用。母株種植后,苗高長至12cm左右時,可從離地4cm左右基部能保留3對左右小葉處剪取主梢作插穗。首次剪取主梢后,約10天,留樁萌發的萌條可長至3~10cm、具5對左右小葉,此時可第二次采穗,以后留樁繼續萌條可反復剪取。剪取插穗時,刀鋒要利。剪取的穗條,若帶葉多,則對穗條基部葉片進行修剪后扦插。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6.5.3.4 母株管理 6.5.3.4.1 水分管理 母株淋水要適時適量,以控制母株萌條生長過高。萌條生長期適當少淋水,準備采穗前一、兩天適當多淋些水。 6.5.3.4.2 施肥 采穗后,每月追肥一次。追肥可用經堆漚腐熟的豬屎+花生麩+過磷酸鈣+復合肥(比例為45:22:22:11)。追肥時間為當萌條長至2~3cm時適量追施。 6.5.3.4.3 除草松土 保持采穗圃清潔無雜草,每月松土一次。 6.5.3.4.4 病蟲防治 母株病害以防為主。在母株未表現出病害癥狀前,每月都應噴施殺菌劑一次。在高溫多雨天,相隔一周噴一次。殺菌劑可用百菌清、多菌靈、托布津、敵克松等,使用濃度為800~1000倍溶液,于陰天或傍晚噴施。不同種殺菌劑交替使用。蟲害如蚜蟲等可用800~1000倍氧化樂果或敵百蟲噴施。 6.5.3.4.5 母株修剪 徒長型枝葉,有機械損傷、萌芽力低、生長衰老的側枝要及時修剪。萌條長高超過20cm,而未剪取作插穗,也要剪掉。 苗木網,999miaomu.com 6.5.3.5 母株更新 母株利用期限為2年。從種植時起母株年齡超過2.5年的,則要更新。 6.5.4 扦插及扦插后管理 6.5.4.1 扦插時間 桉樹扦插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秋末、初春為最好季節。晴天扦插時,應安排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剪取插穗時,邊采邊垂直放到盛有水的容器內。每一扦插作業區應在1~2天內扦插完畢。 6.5.4.2 插穗消毒殺菌處理 插穗扦插前,用0.05%高錳酸鉀或0.1%多菌靈等浸泡基部15分鐘殺菌消毒。 6.5.4.3 插穗促根劑處理 扦插時,用濃度為1000~300ppm的粉劑或漿劑、水劑的吲哚丁酸蘸附插穗基部進行促根處理。 6.5.4.4 扦插方法 采用塑料育苗管(袋),每管(袋)只插一穗條。扦插深度為1~1.5cm,邊插邊灑水。 6.5.4.5 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用拱架塑料薄膜覆蓋,保持插穗葉面濕潤。噴水原則是插穗生根前,噴水次數可多些,但每次噴水時間要短;插穗開始生根后(2周)則相反。插穗生根前,每隔3~5天揭開薄膜噴水及噴殺菌劑一次。夏天中午氣溫較高,可對小拱薄膜頂噴水降溫,但不需揭開薄膜。噴施殺菌時間應在噴水結束后進行。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6.5.5 移床及移床后管理 6.5.5.1 移床 扦插后,夏季20天左右,冬季30天左右,可見插穗生根穿過硬塑管底或育苗袋側面,此時可移床。移床時,去掉病株、死株,并進行苗木分級,之后直接移到全光照 下的煉苗區繼續培育。移床后,對插床徹底清潔一次,掃清落葉、病株,并噴施殺菌劑,為下一次的扦插作好準備。 6.5.5.2 移床后管理 移至全光照煉苗區的扦插苗,可按實生苗的要求進行水肥、病蟲防治的管理。一般移床后,水肥管理得當,一個月左右可培育成合格造林苗出圃。 6.6 組培育苗 有條件的地方可用組培育苗。 7 造林 7.1 整地 7.1.1 造林地清理 對雜灌木較多的荒地、跡地,整地前要進行除雜。 7.1.2 整地時間 造林前一年的冬季。 7.1.3 整地方式 造林地坡度低于15°,可機耕全墾或帶墾,墾深30cm以上,然后按行距開深溝40cm。造林地坡度大于15°的地方,只能穴墾,按造林密度規格挖大穴,穴規格為50×50×40cm。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7.2 造林密度 株行距2.0×3m或1.5×4.0m ,以寬行窄株為原則。 7.3 基肥 施復合肥250g/穴。施基肥后回上山表土至滿穴。 7.4 栽植 7.4.1 栽植時間 備耕、苗木、基肥準備好,有雨早栽。 7.4.2 定植 每穴一株,去掉營養袋或塑料管,保留營養土。植株栽正扶直,埋土于苗木根際1.5~2.5cm,壓實后表層再蓋一層細浮土。 7.4.3 查苗補缺 栽植后十天內進行一至二次查苗補缺,對蟲害、旱死等缺苗要補植,保證當年造林成活率95%以上。 8 撫育與管理 8.1 除草松土 造林當年對雜草叢生的地方要進行除草松土。有條件的地方造林當年及第二年可用機械除草松土。 8.2 追肥 造林后第2、4年各追復合肥1次。第二年追肥株間穴,施肥量0.1~0.2kg/株。第四年在行間穴施,肥量0.25 kg/株。 8.3 病蟲害防治 8.3.1 病害 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害主要發生在幼林期,主要病害為青枯病,對青枯病的防治貫徹預防為主原則,除了選擇抗青枯病的品種造林外,發現感染青枯病的病株,連根撥起集中燒毀,土壤撒石灰殺菌。 8.3.2 蟲害 幼林發生主要蟲害是:蟋蟀、蠐螬、小卷葉蛾,可用毒餌誘殺防治。 9 采伐與更新 9.1 采伐 以小班為單位皆伐。 9.2 更新 可分植苗更新及萌芽更新。對林相整齊生長優良的林分或無性系植苗造林的優良林分,有效樹椿1200個/hm2以上的,采伐后可用萌芽更新,否則用植苗更新。 9.2.1 植苗更新 重新挖樹樁整地植苗造林。無性系植苗更新時,同一小班注意更換無性系種苗。 9.2.2 萌芽更新 9.2.2.1 更新季節 采伐當年10月至翌年3月。 9.2.2.2 采伐方法 留萌芽更新的小班,林木采伐時用斧伐。伐樁高為離地面5~10cm。盡量不要把樹樁砍成“V”形。 9.2.2.3 萌芽林管理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9.2.2.3.1 松土 采伐后一個月內松土一次,適宜機械作業的地方可機墾行間松土,松土寬度為行距60%,深度20cm以上。不宜機械作業的地方,人工在樹樁周圍松土。 9.2.2.3.2 定株 萌條長至1~1.5m高時,開始定株,去弱留強。每樹椿保留目的萌條2~3株。 9.2.2.3.3 施基肥 定株后一個月內在樹樁間開穴(30×30×30cm)施基肥。施肥數量及以后的撫育管理措施同植苗更新造林一樣。 |
上一篇:怎樣預防花卉入房后黃葉 下一篇:兩段栽培草菇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