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榛子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28 06:51 |
雜交大果榛子栽培技術 榛樹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干果經濟林樹種 , 其堅果榛仁營養(yǎng)豐富、品味佳、市場前景好 , 當前供不應求。在全世界仁果中 , 榛子居第三位 , 總產量近百萬噸。但我國榛子生產仍處于野生狀態(tài) , 產量低、個小、蟲口多。在國外 , 榛樹人工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 , 歐榛生產發(fā)達的地中海國家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國等 , 其人工栽培已實現了集約化經營 , 產量高、個大、皮薄。國外的優(yōu)良品種雖已引種我國北方 , 但不耐寒 , 冬季不能越冬 , 北方不能栽培。 為改變我國榛子生產的野生狀態(tài) , 遼寧省林業(yè)科研部門經 10 年的引種試驗栽培 , 對雜交大果棒子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 , 物候期 , 越冬抗寒性 , 結實量觀測與調查 , 引種試驗獲成功。在 30 多個雜交大果榛子品系中 , 大部分品系均可安全越冬 , 生長發(fā)育正常 , 開花結果正常。 雜交大果榛子具有歐榛個大、豐產、皮薄的特點 , 克服了歐榛不耐寒的弱點 , 又具有野生榛子抗寒、耐旱 , 有野生榛子香味的特點 , 克服了野生榛子個小、皮厚、產量低、蟲口多的弱點。雜交大果榛子畝產量是野生平榛的 6 倍至 7 倍 , 雜交大果榛子單果重是野生平榛的 2 倍至 2.5 倍。雜交大果榛子還是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樹種。雜交大果榛子適應性強 , 山坡、平地、沙地、排水良好等立地條件均可栽植 , 抗寒、耐干旱、果大、味好 , 豐產性強 , 在我國黃河以北及三北地區(qū) , 北緯 42 度范圍內均可栽植。在北緯 43 度可試栽。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002年,我所引進在吉林通化縣基地栽培,現以開花結果。2003年又放遼源、蛟河栽培成功。 雜交大果榛子畝栽植密度110株~166株。 栽培雜交榛子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并且一次性苗木投入,可持續(xù) 30~50年穩(wěn)定收益。在土質中等條件下,3年開始有一定產量,7~9年畝產可達74~148kg,10~20年畝產可達148~222kg。以目前國內、國際市場價格計算,盛果期果實產值可穩(wěn)定在5000元/畝左右。同時,雜交榛在幼林期,可以間種其它矮棵作物,繁殖一定數量苗木,3~4年即可收回栽植成本,以后連續(xù),持續(xù)地取得經濟效益。從長遠角度看,是一項投資少、效益高的穩(wěn)定項目 栽植密度及方式 影響榛樹栽培密度的因素很多,如栽培的種類、品種、栽培方式及 采用的樹形、地勢、土壤、氣候條件等。目前主要是栽培雜交榛子,因為它抗寒性強,適宜我省的氣候條件。 雜交榛子是上歐洲榛子與我省原 產的平榛通過有性雜交培育的新型榛子品種。它的叢性與歐榛相似,因似采用少干叢狀株形,栽培方式,采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配置均可。栽植 密度為株距 2.5-4 米,行距 3-5 米。土層薄、土質差的山地,株行距為 2.5×3 米, 3×3 米,每畝株數分別為 88 株和 74 株。在 土質好、土層厚的園地株行距可以采用 3×4 米, 3×5 米或 4×4 米。每畝栽植株數為 55 株,44 苗木網,999miaomu.com 株和 41株,如 用單干株形可采用密植栽培,2×3米每畝可栽到111株。在栽植方式上各地要因地制宜。采用長方形和三角形栽植有利于通風透光,便于管理 第四節(jié) 整地 一、園地開墾 榛 園園址選定后,首先要進行園地開墾清理雜樹,野草、石塊等雜物的工作,然后進行土地平整,目前有兩種方式,在園地高差不大的地方利用手 工平整,高差較大或凸凹不平的園地要用推土機械進行平整。平整土地后實行全園深翻,深度 30厘米。對坡度陡的地方,應先修梯田,梯田面的寬度應考慮栽植的 行距。緩坡地可以修水平溝。其中沿等高線挖淺溝,每個栽植行挖一條寬40-50厘米,從上方挖土培在下方,筑成一個土埂,溝深約20厘米, 坡面不整齊的地勢,以栽植點為中心,由上部取土,培在下方,修成半月形的魚鱗坑,這樣可以攔截雨水,以及上部沖下的土壤和有機物。 二、挖定植穴 根據各小區(qū)定植圖的位置和株行距定出定植點。在做定植點時要注意縱橫的 方位、方向是否合適,全園定植點確定后,開始挖定植穴。挖定植穴以定植前一年為好或春季化凍后進行,要求以定植點為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中心,挖直徑 80-100厘米、深60-80厘米的定植穴或定植溝。每株加土糞30公斤與表土混拌,填入穴中,將穴填平后等待定植 。 第五節(jié) 苗木準備 優(yōu)質壯苗的標準是:根系發(fā)達,主側根 3-4條以上,一般長20厘米以上,并具有較多的須要 ,芽飽滿,苗高80-100厘米,苗莖充實。從外地運來的苗木,運輸途中容易失水,為提高成活率,應在苗木到達栽植地點后浸水一晝夜,使其充分吸水 后再進行假植。如果是春季運來的苗木應做臨時性假植。如果是秋季運來的苗木應在假植溝中進行假植。總之,假植苗木保持原有 苗木的水分不能失水,也不能因高溫發(fā)霉。 栽植前進行苗木的挑選和修剪。我省雜交榛子其樹形采用少干叢狀形為主。修剪苗木,剪除過長的主根,一般留 20厘米左右,須根不剪。地上部分留3個基生枝做主枝,苗木超出3個枝條的,選留健壯主枝,方位合適的留3個做主枝 ,其余的從基部剪掉,基生枝不足三個的苗木都應留下。對苗木的一年生新梢中度短截(紅剪掉1/2左右), 剪到飽滿芽位置。一方面減少水份蒸發(fā),提高當年成活率;一方面促使當年分枝栽植的方法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在已經做好的定植穴進行栽植,栽前應檢查定植穴土壤濕度,如濕度適合可以栽植。栽植時應注意掌握根系的 深淺,既不能過深,也不能過淺,要求栽植后根莖與地面平或略低于地平面 5 厘米。如果定植穴土壤疏松,栽后灌水土壤 下沉太多,應在栽前適當灌水,以 防止栽植時,難于掌握栽植深度。栽植時還要注意矯正好位置,根系在栽植穴內要自然舒展,然后將土回填,填到一半時,輕輕提一下苗木,邊填土邊踏實,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栽好后要 做樹盤,其直徑為 1米,以便灌水或積蓄雨水。栽后立即灌水,要求灌足灌透,待水滲下后,進行封土保墑. 第七節(jié) 栽植后的管理 榛樹定植后,如果栽植前未認真修剪,栽后要逐株修剪。按采用的樹形要求,剪多余的枝條,新栽 苗的一年生靶要進行短截,以減少蒸發(fā)提高成活率。如果土壤過于干燥,萌芽不好,要進行第二次灌水,發(fā)芽后按整形要求定干,除掉基部的萌發(fā)枝條。 栽植苗萌發(fā)后,常有金龜子等害蟲食害嫩芽,要注意觀察和防治。并要對樹盤進行除草松土和灌水,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證正常生長發(fā)育。在秋后,要進行防寒。防止苗木越冬抽干。防寒方法是在苗木基部培土,用濕土培實、培嚴,防止透風。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不同種類月季修剪方法 下一篇:馬蘭種植新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