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污水安全灌溉操作技術規程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6:58 |
隨著工業生產的迅猛發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斷膨脹,水污染不斷加重,工農爭水矛盾日益突出,污水灌溉勢在必行。近幾年由于污灌事故不斷發生,科學、合理地利用污水進行灌溉已引起環境污染研究領域的高度重視,污水灌溉技術革新及污染防治技術革新研究進一步深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水污染控制措施不當、污水處理費用過高等特點。為此,自1998年,我們開始研究控制污水灌區環境污染的整體協作防治技術,科學制定了污灌定額,推廣應用了安全灌溉技術,科學合理地利用了污水,從而減輕了環境污染,降低了生產成本,減輕了農業污染事故的發生,提高了單位規模效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1 污水選擇及水利設施要求 污水一般選用CODCr,濃度在140~200mg·L-1;BOD5濃度在40~80mg·L-1;SS濃度在80~150mg·L-1;pH濃度在8.8~8.9之間的城市生活污水為主的有機污水。污灌區必須使用襯砌渠道或管道輸水,嚴禁使用土質管道,采取防滲明渠與管道輸水相結合的形式,對于支渠采用襯砌防滲設施,支渠以下各級渠道以中、低壓輸管為主,從明渠抽水加壓后通過各級管道輸水到田間,以減輕污染物滲漏,防止地下水污染。 2 品種選育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選用抗污能力強,抗鹽堿、抗旱、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如煙農15、魯麥22等。 3 制定污灌定額 根據小麥需水情況、灌區氣候、土壤條件以及污水中污染物含量,制定清污灌溉定額,實行清污混灌和輪灌。污水每667m2年灌溉量不超過105m3(1、5、10、11、12月份每667m2每月不超過10m3,2月份每667m2不超過15m3,3、4月份每667m2每月不超過20m3)。 4 進行水平地灌 平整土地,合理選定溝畦規格,實行節水灌溉制度,灌后曬垡,嚴禁大水漫灌,防止污水對土壤污染。 5 田間管理 5.1 播種期田間管理 (l)施足底肥:因污水中含有豐富的N、P肥源,應在施底肥時以K肥為主,一般每667m2施有機肥3000~4000kg,鉀肥15~20kg,適量施用N、P肥。 (2)深耕細整:采用機耕,耕深25cm以上,隨耕隨耙,達到“深、細、透、平、實”的標準。 (3)播前灌水:干旱時,播前畦灌污水每667m230m3,灌后曬垡。 (4)適時播種:冬小麥一般播種期為9月底至10月上旬。 5.2 苗期管理 (1)查苗補苗,破除板結。小麥齊苗后,進行田間苗情檢查,對于空行和空地,應進行補種。如小范圍缺苗斷壟,要進行補苗,以增加個體均勻度,如遇降水,待地面干燥后及時松土,破除板結,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進種子早萌發、早出苗。 苗木網,m.cqhuayin.com (2)灌冬水:澆冬水具有平衡地溫,保護麥苗安全越冬的作用。一般在11月中下旬前后進行,澆水時應采用清、污混灌方式,比例要高于2:1,污水用量每667m2低于10m3。澆水后要及時劃鋤,彌補土壤裂縫,促進有毒有害物質分解轉化,減輕污染物質在土壤中的殘留。 (3)冬麥鎮壓:入冬后,對于田間有裂縫的地塊,應適時鎮壓,以防冬季低溫期間分蘗節外露導致死苗。 5.3 春季管理 (1)劃鋤鎮壓:返青后根據苗情進行鎮壓,起到保墑和促進麥苗早發穩長的作用。對于“旺苗”應進行10cm深鋤斷根,抑制春季分蘗,足苗健長。 (2)延遲春水:為達到健身栽培,提高小麥抗病蟲害的能力,減少化肥用量,要延遲春季第一灌水時間,一般在起身到拔節期間。 (3)追肥除草:在小麥返青起身后期,當平均溫度穩定達到5℃左右的時候開始澆水,因此時期小麥苗弱,抗污能力差,最好使用清水灌溉,少灌或不灌污水,以免影響小麥生長,并結合灌水每667m2追施N肥5~7kg。對于小麥田間雜草,應結合劃鋤進行清除,盡量避免使用化學除草劑,減少農藥污染。 (4)拔節期:4月上旬,當氣溫穩定達10℃以上時,對于土壤肥力高,底肥充足,植株生長健壯的,可進行春季污水灌溉,每667m2灌水量應掌握在60~80m3,因污水中含有N、P肥,此時可不施肥。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5)孕穗期:孕穗期因小麥生長較快,吸收能力強,此時禁止污灌,干旱時,用地下水清灌,避免污染物質對小麥的影響,提高小麥品質和產量。 5.4 后期管理 (1)水、肥管理:小麥生育后期耗水增大,需要及時灌溉。由于此時污水中一些污染物質對小麥發育有一定影響,因此,應按照清污配額合理污灌,實行清污輪灌,污水灌溉量應控制在每667m230m3以內,距收割期15d嚴禁污灌,以減少污染物在小麥子粒中積累,影響小麥品質。 對于小麥抽穗期葉色轉淡的麥田,可進行葉面噴施1次尿素溶液,每667m2用尿素3~5kg,于下午5時后無風條件下噴施。對抽穗期葉色濃綠,發黑不轉色的麥田,可每667m2噴施0.3%~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40~50kg。 (2)適時收獲:機械收獲,應在成熟初期最為適宜,易落粒的品種可適當提前收獲。 6 污灌效益 (1)經濟效益:污水中不僅含有N、P、K多種肥源(城市混合污水平均含氨氮13.9mg·L-1,五氧化二磷3.6mg·L-1,按每年每667m2灌96.2 m3污水,相當于6.4kg硫鉸和2.9kg過磷酸鈣肥效),還含有機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合理污灌,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強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產量。污灌后一般能使小麥增產15%左右,干旱時,合理污灌每667m2增產70多kg。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生態效益:污水中的N、P、K、有機物及酚、氰化物、氯化物等有害污染物,通過污水灌溉進入麥田,經過沉淀、吸附、太陽暴曬、空氣氧化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可使污水得到凈化,減少了污水對地面水體和地下水體、水質的污染。檢測結果表明,污水流入麥田5~7d后,懸浮物降低75%~94%,BOD5降低72%~97%,氨氮降低85%,酚、氰降低98%,含三氯乙醛20mg·L-1的污水灌入麥田5d后全部消失。安全污灌能夠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有害成分,減少污灌區內污染事故的發生,保障人畜安全。 7 注意事項 灌溉時要做到“四看一控”。一看天氣,根據天氣狀況確定灌溉時間;二看苗情和品種,一般作物幼苗期小灌,中期多灌,灌漿期小灌或不灌,成熟期前15d禁灌,各個時期不得大水漫灌;三看地,根據土壤類型和質地確定灌溉方式和灌溉量;四看水質顏色和氣味,顏色很濃或氣味很重不能灌溉;一控,嚴格控制污水灌溉量。經多年檢測證明:只要嚴格按照污灌技術操作規程進行灌概,對小麥品質是安全的。(山東省博興縣農業局,山東博興256500,作者簡介:李紅(1966—),女,山東廣饒人,農藝師,長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摘自:2005.2期《農業環境與發展(津)》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一串紅的繁殖栽培技術 下一篇:江西九江市“水培花卉”成市民新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