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蒔蘭實踐中對各種栽培用具的體驗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6:58 |
回首三十一個年頭的養蘭之路,我由初入門的養蘭趣味者成為蘭界老兵, 這些年來,藉由蘭網的網絡平臺和頻繁的進入大陸向前輩和蘭友們的學習、交流,在蘭藝知識方面著實有了些許成長,養蘭的方法由傳統的山土養植,轉為化肥、激素的使用先趨者,在經歷過一段慘痛的失敗教訓后,又回歸改良式植料(顆粒植料)的傳統養蘭法,并且研發了『活性土』,希望藉由生化科技的發展為蘭界再作一次良性的革命。這段個人蒔蘭的體驗歷程,個中的滋味如寒天飲冰水般的點滴在心頭,為此,忝為羞恥的不顧個人資質愚昧,答應『蘭花寶典』之邀,將個人的體驗報告再次整理后以膚淺的文化水平化為文字,或有貽笑大方之虞,但請諸位 方家,不吝指正,是盼!! 在這段漫長的養蘭蒔草時程中,一直都是處于自我摸索嘗試,從傳統的山泥植蘭到新科技的無土栽培再回歸改良式的傳統養蘭方式;從陽臺養蘭轉換成露天蘭棚到新式的蘭房培育,回顧這些過程點滴巧合似地竟然和臺灣的蘭史歷程可以連貫一氣,對照大陸目前的情況,亦頗有相似之處。 養蘭初期,那時臺灣的養蘭人所使用的植料幾乎與早期大陸的藝蘭人一般,都是以山泥(土)配合泥盆或瓦盆,當原住民從山上帶下來蘭草販售的同時也順道帶來山泥(土)銷售,養蘭人就一并將蘭草和山泥買回栽在瓦盆內,平時的施肥幾乎全是自行以豆餅泡制的水肥和以魚腥蝦殼酦酵而成的水肥,或者是以禽類骨頭制成的骨粉作為基肥。其時的蘭草香氣濃郁,對比現在無土栽培的蘭草香氣淡薄,真有天曩之別。 苗木網,m.cqhuayin.com 隨著科技的發展,養蘭的方式也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植料由原始的山泥(土)逐漸改為顆粒性的植材,蛇木、珍珠巖、塘基石、植金石和化纖棉絮、發泡材料取代了傳統的植料,成了完全的科學無土栽培;蘭盆也由泥盆、瓦盆逐漸由塑料盆取代;傳統自制的有機肥料也為大量制造的無機化肥、激素取而代之,只是在這科技發展帶給養蘭人便利的同時,蘭草本身的基因也逐漸地發生改變,香氣變淡了、抗病力降低了,令人聞之色變的蘭草毒素病『拜拉斯』也悄悄地由洋蘭蔓延至國蘭了。曾幾何時,這種病毒也開始侵蝕大陸的蘭草了,有一部份的大陸蘭友將其歸罪于臺灣不肖蘭販引進的病毒草、拉絲苗,竊以為更大的因素是養蘭方式、植料、肥料的改變所造成。由于追求新奇,尋求便利,以往我總是以養蘭新潮流的先驅者自居,任何先進的養蘭植料、植蘭方式、化肥、激素,我都一馬當先作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是換回來的代價卻是大量的蘭草由壯草變弱草以致感染病毒最后光榮倒草,在臺灣蘭市最熱絡的那個年代,因拉絲倒草個人蒙受了非常巨額的金錢損失,這樣的慘痛經驗使得我在與大陸蘭友交流時,總忍不住提醒他們養蘭要師法傳統、回歸自然。 在汲取倒草的深刻教訓后,我重新思考、檢討自己的養蘭植料和管理方式,同時個人研發的『活性土』。在幾位臺南好友的試驗下,也有了一些成果,于是乎我再當起第一個吃螃蟹的草民,從此進入個人養蘭生涯的第三階段,在植料上,我舍棄目前臺灣養蘭人仍舊使用的無土栽培,回歸傳統的養蘭方式,以顆粒山土(臺灣陽明山土、日本赤玉土)替代傳統山泥,混合臺灣埔里石和活性土作為植料;蘭盆雖持續沿用塑料盆,為了提高塑料蘭盆的通風透氣,利用電烙鐵在盆身周圍平均燒出直徑約0.8公分的小孔24個;在肥料方面,開始制作黃豆水肥和購置魚精肥,不過這三年多來除了日常的澆水外,從未施用過任何肥料和噴藥,可蘭草卻是越來越壯,發苗率也相對的提高了,甚至香氣也比以往用無土栽培時要濃郁許多了。 苗木網,m.cqhuayin.com 綜述以上個人養蘭經歷的三個階段后,接著談談我的蒔蘭心得體驗。有人說:『養蘭困難,其實不難;養草容易,確實不易』,這話說的透徹。養蘭其實并非難事,我們都知道即使將蘭草棄于墻角不顧,要讓它自然枯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它能偶沾雨露,不僅能持續存活,甚且還能開花長新芽;真正困難的是要如何養好,讓它葉茂芽密,花的開品好,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技藝,也是吾輩愛蘭之人窮究一生致力專研的課題。 關于藝蘭方面的技藝論述,自古以來即百家爭鳴,老祖宗們確實也給我們留下很多的寶貴藝蘭資料,讓我們得以參考學習;只是當時的生態環境與生活空間和現在的環境是否相同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現在的生活空間隨著工業科技的進步、人為的生態破壞、地球溫室效應的影響,在在都與老祖宗那時的空間環境不同,因此,我們對老祖宗留下的藝蘭方式是否還應該墨守成規?抑或是該有所創新呢?個人認為應該以老祖宗的藝蘭理論作基礎,再加以改良創新,開創出一套符合現時狀況的養蘭新技藝,如此才能將我悠久的國蘭文化永續傳承。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技藝方面,個人以為養蘭之道應從如下幾方面著手,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一,場所:蘭草蒔養的關鍵首在場所,養蘭處所的選擇考量主要在于通風,光照,溫度與濕度的控制;現代人因人口的膨脹,土地的可利用率降低,加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要想擁有獨立寬敞的養蘭處所已非一般工薪階層所能負擔,大多是利用自身居住的公寓陽臺作為養蘭的場所,這陽臺養蘭的方式是古人所不曾體驗過的,但為了順應現代環境的改變,我們不得不發展出一套新的[陽臺養蘭]技藝以為因應。我們都知道,蘭草叢生于茂密的灌木林下,上有樹木為其遮陽擋霜,四周既陰涼又通風,相較于陽臺的環境,真有天壤之別。不過,蘭草本身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不論蒔養場所為何,其對于夏天的高溫或是冬季的低溫都能自我調節適應環境,如若溫度過高,它會減緩生長或是稍微停頓,溫度過低它會進入休眠,這樣反而能積累能量有利花芽、葉芽的分化、孕育來繁衍后代。至于蒔養場所光照的問題,可以加裝遮陽網或以人工照明的補助方式加以控制,濕度的控制也能以加濕器來調節,只有通風一項是最應考量的方向,也是選擇養蘭場所的關鍵因素。因此,養蘭場所首要考量的重點在于無論是平地蘭房(棚)或是高樓陽臺,應是以通風條件作為第一要件。 苗木網,999miaomu.com 其二,盆具:養蘭的盆具有許多種材質,如泥盆,陶盆,紫砂盆,出汗盆,塑料盆…等等,這幺多的盆具種類,我們應該要挑選哪種作為培養的盆具才是最佳的選擇呢?如若以欣賞的眼光,紫砂盆當為首選,概葉姿優美的蘭草配上古樸典雅的紫砂盆,總讓人打心底發出贊嘆,忍不住想多看它一眼,這是蘭草之所以稱為藝術品的極至表現。可是紫砂盆雖美,透氣性雖也不錯,用在展示時確能為蘭草的美姿加分,如果是單純以培育的角度來看,個人還是認為以價廉又不起眼的塑料盆為最佳之培養器具;因為塑料盆的材質為聚乙烯類之無機物,病菌等微生物不易附著其上,稍加沖洗即能給蘭草上盆,如果能在盆身周圍平均打上直徑約0.8~1厘米的孔洞,提高蘭盆里的通氣性,增進蘭盆內蘭菌、光合硝化菌等有益的好氣性菌的活力,蘭根定能長的白凈肥壯,蘭草也就更生機盎然了。 其三,植料:從古至今有關養蘭植料的論述真是五花八門,各家有各家的獨門配方,在此不再贅述,僅就個人實踐之經驗總結說與大家參考,傳統養蘭一般使用的植料為蘭花泥(或山泥)搭配腐植土、磚粒(或蘭石),植材細密,對蘭盆內的保濕性較佳,但其缺點是蘭盆內的通氣性較差,且隨著時日俱增,植料容易淤結成塊,不利排水,更容易成為病菌滋生的溫床。如此一來,對蘭草的生長發育將造成傷害,雖說蘭草喜濕潤,但它的肉質根系卻怕澇,過濕或盆內積水容易爛根,并會誘發疾病的發生。現代人養蘭為了改善傳統植料容易澇、積的缺點,并為提高蘭盆內的通氣性,采用顆粒狀植料的方式,甚或無土栽培的方式,使用礦質化的顆粒土(如仙土)或是蘭石(如塘基石、植金石),或是使用化纖植料,如此雖解決了蘭盆內過濕的缺點,提高了盆內的通氣性,只是缺少泥土的蘭草,其香氣也相對的降低了,返銷草的香氣之所以不如原生種,植料的使用種類占了最大的因素。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個人以為現代養蘭應師法傳統再予創新改良,讓蘭草之開品不變,香氣不減,甚或加速蘭草之生長發育,縮短新苗至壯草之成熟期間,并且促進發苗率。因此研發出『活性土』這種以有機物質為基礎的蘭草培育活性植材。 活性土的使用,對控制蘭盆內環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蘭花有對植材的特殊生態要求,盆植以后有時需要采取相應的改良措施,只有創造了盆內的良好生態環境條件,才能有利于蘭花的生長和發育。植材之所以能培育蘭花,是因為它具有肥力及蘭草生長所需的物質和微量元素;肥力是植材的特殊本質,良好的培養植材是為蘭花生長供應和協調營養條件、環境條件的能力。它又是植材物理、化學、生物等性質的綜合表現。各種性質都要通過直接和間接的途徑影響蘭花的生長及發育。因此,當植材肥力不足時,必須根據蘭花不同的生長周期,定期補充肥料,這就稱人為肥力。植材的自然肥力是以生物因素為主導,有益的微生物在此起主導作用,所以活性土就在植材的自然肥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活性土雖是以培養蘭根中的菌根菌(蘭菌)及植料中的硝化菌等有益微生物為基礎,但這并不是活性土的唯一功能與目的。因此,當我們在植料中加入活性土后,不要一味地注意到菌絲體是否發生,因為菌體發生的時間長短及數量的多寡與蒔養場所的溫濕度和植料種類、管理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與原本蘭草所帶的蘭菌種類、群數和植料中的其它微生物的群體數量也有關系。不論肉眼是否能見到菌絲體,都無礙于活性土對蘭草所提供的效能與作用。何況活性土作為微生物的培養基質這僅是手段,而不是其終極目標,它的最終目的是要達成讓蘭草恢復原生狀態之『固本清元』結果。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養蘭植料之選擇,個人認為應以粗顆粒狀植料為佳,因為顆粒狀植料的通氣性較傳統植料為優,而且不易淤結成塊,造成盆內澇積的情況;積累多年之養蘭心得,個人以為養蘭之最佳配合植料應是顆粒狀山土或山泥混合唐山石(或叫『臺灣埔里蘭石』;這是一種在大陸以江泥燒制的類磚粒蘭石)或碎磚塊、木炭屑或碎蛇木和活性土;植料之粗細度以食指般大小為佳,將所有植料充分混合后使用,至于各種植料間之配合比例應視所蒔養之蘭草種類而定。以細葉蘭類之春蘭為例,蒔養植料之種類比例為中粗顆粒狀山土35~45%,碎磚塊(或唐山石、蘭石)45~50%,活性土5~10%,充分混合后使用。以寬葉蘭類之墨蘭而言,中粗顆粒狀山土50%,碎磚塊(或唐山石、蘭石)40%,活性土10~15%。活性土之添加比例應視蘭草種類對濕度要求之特性與配合植料之保濕效果而酌量加減,以期使達到發揮活性土養蘭之最佳效能。 其四,肥料:蘭草的生長關鍵主要在于營養的來源,為了補充蘭草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藉此達成蘭花快速生長、發苗和開花,我們選擇施用肥料作為養分補充來源。只是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肥料種類,我們要挑選哪些種類才能對蘭草有所助益呢? 雖說肥料對于蘭草的生長發育起了補助作用的影響力,不過,蘭草的主要營養來源來自與微生物間寄生、共生的相互依存關系。若是施用了不當的肥料,或是過量的肥份,對蘭草反而有致命性的傷害。我曾經作過一些對比實驗,即在蘭草的培育過程中施與各種無機的化肥和生長激素,其結果顯示,短期間蘭株一片欣欣向榮之相;只是長期下來,蘭草之罹病率逐漸升高,新芽及壯苗之萌發比率亦明顯降低;另一組完全不予施肥,只是在澆水時充分澆透,如此下來卻也年年開花、長芽,而且隨著時間的增長,蘭草數量的增多,發苗率也明顯提高。所以我們需要為蘭草補充人為肥力的話,最好還是選擇有機肥料,不論是自制的黃豆水肥或是市售的有機肥(如『魚精』肥),都比化學肥料或激素對蘭草的傷害為低,蘭草也可因此獲得足夠的養分補充進行發育茁壯。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記者 佚名) 苗木網,m.cqhuayin.com |
上一篇:食用菌茶薪茹的栽培技術 下一篇:盆景制作中的辯證法思想和美學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