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生姜高產栽培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7:25 |
生姜傳統種植多為露地栽培,在我市一般5月上旬播種,多在霜降后收獲,全生育期170d左右,限制了生姜產量。經過不同品種、密度和播期等的試驗,我們探索總結出了保護地生姜高產栽培模式,通過提早播期、延遲收獲,使生姜生育期延長,平均畝產4000kg,畝純收益6500元。現將其具體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深耕整地,施足基肥 生姜根系不發達,在土壤中分布淺,吸水肥能力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澇,因此,要選擇地勢較高,土壤肥沃,3年內沒種過姜的地塊作姜田。冬前深耕 25cm左右,翌春解凍后精細耙地兩遍,耙實耙透、上虛下實,做到土平如鏡、土細如面。結合耕耙,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kg、碳銨70kg、鉀肥30kg、硼肥1kg。 (二)精細選種催芽 姜種選擇豐產性好、抗病的萊蕪大姜,單塊重50—70g為宜,于播前25—30d放入冬暖溫室內或20℃的室內,晾曬1—2d,用200倍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10—20分鐘后晾干,在拱棚或溫室內催芽,催芽溫度22—25℃,一般25d左右,幼芽可長至1—1.5cm。 (三)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4月1—5日,選晴暖天播種,純作生姜提前4—5d扣棚。畝種植密度5500—6000株,行距55—60cm,株距18—23cm,播深不超過地平面以下7cm,覆土厚度2—3cm,要求播前溝內澆水,水滲下后擺種,擺種要整齊、均勻一致,幼芽朝一個方向。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綜合防治病蟲害 播種時畝施3%甲拌磷顆粒劑5kg,以防治地下害蟲。防治姜瘟病主要采用輪作換茬,嚴格選用無病種姜,澆凈水施凈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并用石灰對病穴進行消毒,藥劑可選用克枯星800倍加農用鏈霉素1000倍或姜瘟寧300倍進行防治。黃姜出苗后以姜螟蟲、菜青蟲、薊馬為主要防治對象及時噴藥,一般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如24%萬靈或蟲掃光,加氯氰菊酯或賽磷威等連噴2—3次,每次間隔6—8d。 (五)強化田間管理 出苗前一般不澆水,不通風,出苗后適當通風或澆小水,保持棚內白天22℃—25℃,夜間16℃—18℃。立夏之前撤膜,及時插姜草或用遮陽網遮蔭。10月20日左右扣棚,及時調節棚內溫度,白天保持22℃—30℃,夜間15℃—20℃。當氣溫降到8℃—10℃時,即11月上旬適時收獲。施肥上,在姜苗高30cm左右時,畝施尿素10kg;立秋前后結合培土畝施尿素和復合肥各10kg;9月上旬,當姜苗具6—8個分枝時,對土壤肥力較差和植株長勢一般的姜田,畝施復合肥20kg加尿素 5kg。澆水上,栽前澆透水,幼苗期澆小水,立秋后旺盛生產期大水勤澆,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同時,雨季要注意及時排除壟溝內積水。(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銀后亮絲草怎么養 下一篇:合歡巢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