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花露地雜交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7:39 |
1材料與方法 制種材料山日肅省農墾農業研究院選育,采用育苗移 栽,進行大工授粉。 1.1試驗地點及基本情況 選在張義鎮中壩村劉莊組,海拔2 000m以上,氣候較冷涼,前茬作物小麥,面積0 48h㎡,周困種植的卞要農作物 有小麥、上豆和胡麻等,無其它菊科類植物。 1.2育苗 在研究院溫室內進行,分2次進行育苗,分別在4月17 日和4月20日播種,7d后開始出苗,出苗后及時通風煉苗, 5月23日假植催根,準備進行移栽。 1.3整地 5月12日開始整地,用旋耕機將小麥青苗地深旋2次 后每667㎡施入基肥磷二胺7. 5嘛尿素5 kg,硫酸鉀5 kg,大工均勻撒入地表,丙用四輪車深耙2次,開始起平,平高要 求15 cm,平寬80 cm,溝寬60cm,然后覆膜。 1.4移栽 6月1日開始移栽,采用隨移栽隨澆水的辦法,以保證 移栽后的成活率。6月3日移栽結束,定植密度父母本均為 3 176株/667 ㎡,父母本面積比為3: 1。 1.5田間管理 1. 5 1第1次中耕培上 6月8日開始第1次培上,培上深度10 cm,此時調查成 活率在95%以上。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1. 5 2藥害和蟲害的防治 6月15日發現部分植株開始姜蔫,民勢緩慢,并伴有莖 桿變細葉片變瘦的癥狀,基本停止生長,根部變褐變黑,直 至腐爛,造成僵苗不發,個別植株開始死亡,部分地塊出現 死苗斷平。經調查分析,我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癥狀的原因, 一是與前茬作物施用了除草劑有關,產生了藥害癥狀,表現 嚴重的面積達0.124 h㎡,其死苗率達50%以上,經調查與 “‘飛地農戶在前兩茬種植小麥時施用了綠磺隆或苯磺隆有關, 當地在2006年以前麥田傳統施用綠磺隆進行除草,從2006年開始施用苯磺隆(麥鐮),今年10.124 h㎡藥害表現嚴重 的地塊的農戶使用了綠磺隆。據資料介紹,綠磺隆日前僅 限于民江以南的稻麥輪作區使用;限于酸性上壤或中性的麥 田使用。面在堿性上壤中綠磺隆不易分解,遇到異常氣溫, 如低溫、暴雨可能濘致藥害發生,殘效期可達2~4a、面此 次藥害發生時正處于陰雨連綿的季節。二是與地下害蟲危 害有關,個別植株死亡屬地下害蟲啃食植株根部所致,主要 是金針蟲。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進行補救,力 求將損失減輕到最小程度。采取的措施一是用40%甲基異 柳磷375倍稀釋液+氨基酸復合微肥300倍稀釋液進行灌 根,畝施藥稀釋液量90kg以防治地下害蟲,增強植株民勢。 二是分別用50%多菌靈500倍稀釋液+氨基酸復合微肥 300倍稀釋液、1500倍稀釋液植物動力2003+翠康金朋液1500倍稀釋液進行葉噴,畝用藥液量30 kg。此項工作量較 大,經過4 d(6月18日~6月21日)的努力才得已完成,以 上措施落實后,蟲害基本得到控制,藥害癥狀有所緩解。在 進行大田防治蟲害和藥害的同時,為了繼續減輕藥害癥狀, 我們根據何院民介紹的方法于6月18日、6月28日分2次 用150倍、250倍、400倍稀釋液的食醋分別進行灌根、葉噴、 葉噴+灌根進行試驗,據觀察以400倍稀釋液葉面噴施食醋 效果較佳。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1. 5. 3 第2次灌水、中耕培土 6月26日澆第2水, 結合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 硫酸鉀3. 5 kg) , 并及時中耕培土。 1. 5. 4第3次灌水、中耕培土 7月15日進入初花期, 父本花較母本早3~ 5 d, 此階段 結合第3 次灌水追尿素10 kg /667 m2, 硫酸鉀3. 5 kg /667 m2, 并進行除草、中耕培土。 1. 5. 5第4次中耕培土 7月下旬進入當地雨季, 在7 月26日下了一場幾十年 不遇的大暴雨, 山洪沖毀了當地的農田, 金盞花試驗地也遭 受了嚴重的水澇, 因所選地形有利, 排水及時, 基本保住了金 盞花制種田, 但山洪沖來的泥漿沉積在地表, 塘溝內的泥漿 厚達10 cm 以上, 嚴重影響了金盞花的根部呼吸, 因此進行 了第4次中耕培土。 1. 5. 6撥除非母本植株及雜株 7月18日至8月3日撥除可育株和雜株, 經調查, 此階 段父本存活率為61%, 母本有效存活株數803株, 僅占理論 應留株數的23%。 2采粉授粉 以12 kw柴油發電機為動力帶動吸粉器, 組織人力于8 月5日~ 9月20日進行吸粉授粉。 3種子采收及產量 于8月5日開始, 10月15日結束, 共組織人工采收種子 6次, 經過細致的人工精選和風機精選后, 11月26日入庫, 共收獲雜交種2. 45 kg, 常規種20. 6 kg。 苗木網,m.cqhuayin.com 4授粉情況調查 4. 1單株開花情況 由表1可見, 在露地種植條件下, 母本單株平均可開花 192朵, 可采收花為95 朵, 可采收花朵數占總花朵數的 50. 7%。 4. 2 不同時期采收的種子結實情況調查 共分8月20日、9月8 日和9月26日3個時段定株進 行采收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 其中人工授粉的以9 月8日采 收的種子結實率最高, 為8. 5%; 9 月26 日采收的種子結實 率次之, 為6. 7%; 8 月20 日采收的種子結實率最低, 為 5. 6% , 自然授粉也呈同樣的趨勢 4. 3人工授粉與自然授粉效果比較 調查結果表明, 人工授粉的平均結實率為6. 2%, 而自然授粉的平均結實率為1. 4%, 人工授粉的平均結 實率為自然授粉的4. 4倍。人工授粉的結實率顯著地高于 自然授粉。 5小結 露地雜交制種的授粉率低, 產量低, 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露地授粉條件不良, 干擾因素較多 所致, 于8月5日開始授粉, 9月20日結束, 歷時45 d, 其中陰 雨天、大霧天等不良天氣共計18 d, 有效授粉時間較短, 只有 27 d, 并且有時受刮風和露水影響吸粉、授粉效果。另外與農 藥殘留危害、授粉人員更換頻繁、經驗不足有一定的關系。 苗木網,999miaomu.com 總之, 金盞花露地制種受氣候因素影響較多, 風險較大, 但為了節省金盞花雜交種子的制種成本, 其露地制種在我區 的可行性還有必要進一步探討。 |
上一篇:家庭無土盆栽蜈蚣草 下一篇:紫薇栽培繁殖和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