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稀擺秧新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8:24 |
缽形塑料軟盤旱育苗拋秧,省力節支,增產增收,在全國推廣已達4750萬畝,遼寧省也在300萬畝左右。實踐證明,缽盤拋秧優點很多,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影響增產潛力的發揮。 1、水稻拋秧存在的問題缽盤拋栽,由于人工拋撒,隨機分布,沒有整齊的株行距,易出現稀密不均。有的串根連穴,有的空當缺苗,拋后調密稀補費工費事,而靠水稻自身調節也有一定限度。由于個體擁有的營養面積和生育空間相差懸殊,給水稻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據江蘇海安試驗,在基本苗大體相同的情況下,拋秧均勻度較差的比均勻度好的成穗度低2.9%,每穗總粒數少4.8%,結實率低3.9%,千粒重低0.4克,減少產量15.2%。 拋秧的另一難以克服的缺點是部分秧苗拋后直立性差。據多點調查,一般情況下拋栽當天秧苗與田面成61-90度角的只占35%-45%,31-60度角斜立苗約占30%-40%,30度以下倒伏苗約占15%-25%。特別在遼寧春風較大的平原稻區,5月份6級以上大風天氣歷年平均在11.2-13天,而超過4級以上大風天拋秧就會難以保證質量。要想避開大風天氣雙往往受秧齡、水源及整地進度等其它條件制約,在這種情況下拋栽直立苗的比例是很低的。秧苗的直立程度與返青發棵關系密切。直立苗拋后一天露白根,兩天扎新根,三天長新葉,而斜立苗需三天左右才能直立,平躺倒伏苗需5-7天才能扭莖直立。最終產量,平躺苗比入土1厘米左右直立苗低25.2%。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2、水稻超稀擺秧的優點為了克服拋秧均勻度和直立率的缺點,各高產稻區進行了很多探索。目前出現的缽苗超稀擺栽便是一成功的經驗,既發揮了盤育拋栽壯秧淺栽、全根下地緩苗快、分蘗多的優勢,又避免了拋栽后稀密不均和東倒西歪的缺點。所謂擺栽,就是利用缽苗按一定行株距人工擺插,使缽苗土坨表面與泥面平齊,栽深1.5厘米左右,并把原有移栽密度擴大1/3,包括秧盤在內的生產費用也相應減少1/3,能顯著提高單產。據各地對比試驗,擺栽比拋栽增產6%-8%,雖然又恢復了彎腰作業,每日工只能擺栽2畝左右,但為了高產,稻農還是歡迎的。黑龍江省在總結幾年來擺栽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中早品種,塑盤旱育,超稀擺栽,葉齡調控”為主要內容的高產栽培模式,并在適宜地區大力推廣。吉林省在200多萬畝缽苗移栽田中90%采取擺栽。盤錦市是遼寧省水稻生產大市,1998年缽盤育苗栽培面積達90萬畝,其中擺栽的達90%以上。在有些地區這種栽植形式也不推自廣。 3、水稻超稀擺秧的技術要點缽苗超稀擺栽的高產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選用分蘗力強、抗逆性好、偏大穗型的當地中、早熟品種。 ②選好秧田地,配制優質營養土,施用壯秧劑,堅持旱育壯秧。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③提高播種質量。當氣溫穩定通過5-6℃時播種,每盤播濕籽40-50克每孔3-4粒,覆土后平鋪地膜,再架棚覆膜保溫。 ④加強苗床管理,及時補水,保持床土濕潤。出苗前床溫在30℃左右,一葉一心期控制在25℃左右,二葉期以后控制在20℃,早通風煉苗。 ⑤適期移栽,日溫穩定在13℃,葉齡在3.5-4.2片時噴施氧化樂果后,在本田汪泥汪水狀態下搶較好天氣及時擺栽。 ⑥適當稀植,在當地原有密度基礎上行距加大1/3左右。黑龍江在高產規范中提出(50+30)×15-20厘米大壟雙行,或30×20-27厘米單行種植,每穴一體缽體,每缽2-4苗。至于移栽后的管理,也必須根據超稀擺栽的生育特點采取相應措施,以充分發揮其增產優勢。 (記者 不詳)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牡丹的栽培與管理技術 下一篇:天竺葵”的改進扦插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