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仿野生覆土栽培靈芝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8:53 |
近年來,國內外對靈芝的產品需求量及出口量大幅度上升,而靈芝野生資源因大量砍伐木材資源而日趨減少,故靈芝的大面積人工栽培已刻不容緩。現將山東鄄城多年大田覆土仿野生栽培靈芝技術介紹如下: 靈芝菌種 目前市場收購的靈芝多種多樣,絕大多數為赤芝,紫芝、黑芝、白芝、血芝較少,而最受商戶及外商青睞的是菌蓋平整圓滑、菌肉肥厚的黑芝品種。 栽培季節 靈芝屬高溫型真菌,恒溫出芝,菌絲生長最佳溫度為20~28℃,子實體生長適溫為26~29℃。溫度長期低于20℃時,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生長發育不良或不能分化;溫度高于33℃以上,則易腐爛死亡。華北地區宜選擇四月份栽培為好,其他地區應根據當地氣溫條件而定。 選地建棚 根據靈芝的生物特性,應選地勢高,排水順暢的地方。棚要求能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方便操作管理。搭棚的材料為竹竿、木棍和鐵絲等,也可就地取材。棚的大小可根據栽培數量多少而定,大小均可,棚高2m左右,兩頭留門,四周開多個通風口。靈芝入棚前3~5天對栽培土進行一次消毒,可用石灰粉對畦面進行一次整體嚴格消毒,然后將土翻鋤,畦面深度與菌袋長短一致。 栽培料配方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以木屑做培養基為好,其他原料應經試驗后再進行規模生產。現介紹如下3種配方: 1. 木屑70%、麩皮24%、玉米粉3%、磷肥1%、石膏粉1.5%、糖0.5%。 2. 玉米芯50%、雜木屑35%、麩皮、米糠14%、石膏粉1%。 3. 棉子殼77%、麩皮10%、玉米粉10%、糖、磷肥和石膏粉各1%。 栽培袋制作 木屑應選闊葉樹品種,不能用松、柏、杉和樟樹等木屑。在配制栽培料時先將棉籽殼、木屑、麩皮、石膏粉等料拌勻,然后用水溶化蔗糖,用水一起翻堆拌入,含水量60%~65%,以手抓緊不滴水、不松散為好,拌好料后即可裝袋。袋規格可選用15cm×35cm×0.05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筒袋,每袋裝干料350~500g。聚乙烯袋料采用常壓滅菌10個小時,聚丙烯料袋采用高壓滅菌,保持2小時,待料冷卻到30℃以下移入無菌箱或無菌室內接種。接種前用甲醛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同時打開紫外線燈,保持40分鐘,然后在無菌操作下接種。將已接種的菌袋移入已消毒的培養室,分層排放,袋口朝外,一般每排放6~8層高,袋與上層架之間應留有適當空隙,以避免因袋溫過高造成燒堆,損壞菌種。 發菌管理 在培養期間,培養室溫度宜26~30℃,空氣相對濕度為40%~65%,每天通風半個小時左右。每天檢查菌袋,若袋溫過高要及時翻堆,保持菌袋料溫的平衡。當菌絲長滿袋1/2或2/3時,應給菌袋適當補氧。方法是用消過毒的針尖在長滿菌絲部分離未長到的地方1~2cm左右,扎幾個孔或把袋口扎繩散結,但不能全部解開,經培養25~30天,菌絲長滿袋即可入棚覆土栽培。 苗木網,999miaomu.com 覆土出芝 菌絲長滿袋后移入栽培棚內煉菌。移入大田時,在畦上或兩旁鋪一層地膜,把菌袋平放上面,上面再鋪蓋一層地膜或搭小拱棚,保溫在25℃左右,經3~4天后,用刀片把菌袋劃破取出菌筒平放,動作要輕、慢,以免損傷菌絲。按前面要求覆蓋薄膜保溫。經3~5天,在菌筒上長出的一層倒伏菌絲形成菌皮后即可下地覆土。覆土前把菌筒直立排放,株行距為10cm×10cm,邊排放邊覆土,菌筒間填滿土,菌面上覆土1~2cm為宜,覆土后畦上搭蓋小拱棚,如同育菜苗棚,然后緊閉大棚,氣溫保持在25~30℃,空氣濕度提高到85%~95%,經5~7天即可長出芝蕾。出芝時棚溫應保持在27~30℃,空氣濕度在90%~95%,并有一定的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氣,每天進行通風換氣2~3次,噴水時不可把水直接噴在芝蕾上,經5~7天原基膨大逐漸形成菌蓋。菌蓋長出2~3周后,可向菌蓋上噴水,噴水的次數應根據棚內溫度而定。經55~60天管理,菌蓋邊緣由白到黃轉為黑色。彈射孢子粉后菌蓋、柄堅硬,菌蓋背面由白色轉變成灰褐色,表明子實體已經成熟,即可采收。 采收與采后管理 采收前3~5天停止噴水,關閉棚門及通風口。采收時從菌柄基部約2cm處用利刀切除。若菌蓋表面有泥土等雜質,可用軟刷在面上輕刷。置干燥室內保存或出售。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靈芝采收后,停止噴水2~3天,提高濕度達90%~95%,溫度仍保持在27~30℃,7~10天后,又可在原來菌柄上繼續長出實體,按照前一段方法培養管理約25~30天,可采收第2批靈芝,一般可采收3批。每千克干料可產干芝170~200g。 |
上一篇:千屈菜栽培技術 下一篇:非洲紫羅蘭 非洲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