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麥草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28 08:55 |
![]() (一)整地:整地要精細,黑麥草生長時期短,宜在短期輪作中栽培利用。應選地勢平坦,土質(zhì)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栽種。整地時應施足基肥。 (二)播種:1、播種前:在冬季寒冷方春夏均可播種;內(nèi)蒙古在5月中旬,陜西武功在8月上旬播種最好。長江流域各省秋播以9月最宜,亦可遲至11月播種,春播以3月中下旬為宜。秋播次年或春播當年無論對割次數(shù)多少,天然以后再生都極差,多不能過夏。2、播種量:單播時每畝播種量以1千克左右為度,收種的可略少。3、播種方法:一般以條播為宜,行距15—20厘米,收種的可加寬,覆土2—3厘米。黑麥草可與多種豆科牧草,特別是短期生長的豆科牧草如紅三葉、草木樨、黃子、紫云英等混咱,以克服豆牧草單種產(chǎn)量不高、營養(yǎng)不完善、不易調(diào)制保藏等缺點。在苜蓿與鴨茅、無芒草、牛尾草等多年生禾本科牧草進行混種時,混入適量黑麥草可邊速草地的成長。 999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三)田間管理: 1、施肥:水肥充足是充分發(fā)揮黑麥草生產(chǎn)潛力的關鍵性措施,施用氮肥效果尤為顯著。據(jù)美國試驗每畝施氮量為0.30和60斤時,產(chǎn)草量增加而干物質(zhì)中的粗纖維含量則相對減少,依次為24.3%,21.5%和19.0%。可見增加有機物質(zhì)產(chǎn)量和蛋白質(zhì)含量,改善了消化率,減少了比纖維素難以被反芻動物消化的半纖維素含量,纖維素含量也隨施氮量而減少。據(jù)研究,在每畝施氮量0—22.4千克情況下,每1千克氮素可生產(chǎn)黑麥草干物質(zhì)24.2—28.6千克,粗蛋白質(zhì)4千克。收割前3周每畝施硫酸銨8.5千克的黑麥草,穗及枝葉中胡蘿卜素含量較不施氮肥者約多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灌溉:黑麥草是需水較多的牧草,在分蘗期、拔節(jié)期、抽穗期及每次刈割以后適時灌溉可顯著提高產(chǎn)量。夏季灌溉可降低土溫,促進生長,有利于越夏。 3、病蟲害的防治:黑麥草抗病蟲害能力較強,高溫高濕情況下常發(fā)現(xiàn)赤霉病和銹病。前者病狀是苗、莖稈、穗均病腐生出粉紅色霉,以長出紫色小粒,嚴重時全株枯死,可用1%石灰水浸種。發(fā)病時噴石灰硫酸合劑防治。后者主要癥狀是莖葉穎上產(chǎn)生紅褐公粉末狀瘡斑后變?yōu)楹谏捎檬蚝蟿⒋\、萎銹靈等進行化學保護。合理施肥、灌水及提前刈割,均可防止病的蔓延。 |
上一篇:木葉仙人掌 下一篇:冠形行道樹的修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