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于北方播種的優質牧草|羊草資料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4 12:03 |
適于北方播種的優質牧草|羊草資料--羊草又名堿草,是歐亞大陸草原區東部草甸草原及干旱草原上的重要建群種之一。我國松嫩平原及內蒙古東部為其分布中心,在河北、山西、河南、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省亦有分布。羊草最適宜于我國東北、華北各省種植,在寒冷、干燥地區生長良好。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黃晚,能在較長時間內提供較多的青飼料。
經濟價值
羊草葉量多、營養豐富、適口性好,各類家畜一年四季均喜食,有“牲口的細糧”的美稱。牧民形容它說:“羊草有油性,用羊草喂牲口,就是不喂料也上膘。”花期前其粗蛋白質含量一般占干物質的11%以上,分蘗期高達18.53%,且礦物質、胡蘿卜素含量豐富。每千克干物質中含胡蘿卜素49.5毫克~85.87毫克。羊草調制成干草后,粗蛋白質含量仍能保持在10%左右,
羊草氣味芳香、適口性好、耐儲藏。羊草產量高,增產潛力大,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一般每公頃產干草3000千克~7500千克,產種子150千克~375千克。
羊草根莖穿透侵占能力很強,且能形成強大的根網,盤結固持土壤作用很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羊草的莖稈是良好的造紙原料。
特征特性 羊草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非常發達的地下橫走根莖,根深可達1米~1.5米,主要分布在20厘米以上的土層中。莖稈直立,呈疏叢狀,具3節~7節,株高50厘米~100厘米。葉片較厚且硬,扁平或內卷,長7厘米~19厘米,灰綠色或灰藍綠色。 羊草抗寒、抗旱,耐鹽堿、耐土壤瘠薄,適應范圍很廣。多生于開闊平原、起伏的低山丘陵、河灘及鹽堿低地。冬季-40.5℃可安全越冬,在年降水量250毫米的地區生長良好。羊草喜濕潤沙壤質栗鈣土和黑鈣土,在pH值5.5~9.4時皆可生長,最適pH值6~8。在排水不良的草甸土或鹽化土、堿化土中亦生長良好,但不耐水淹,長期積水會大量死亡。羊草在濕潤年份莖葉茂盛,常不抽穗,干旱年份草高葉茂,能抽穗結實。羊草根莖發達,根莖上具有潛伏芽,有很強的無性更新能力。早春返青早,生長速度快,秋季休眠晚,青草利用時間長。生育期可達150天左右。生長年限長達10年~20年。 栽培技術 土壤與耕作羊草選地不嚴,除貧瘠的崗坡和低溫內澇地外,均可種植。以土層深厚、有機質多的土壤和沙質壤土最好。要求采取良好的整地措施和達到良好的整地質量。秋翻地,其深度在20厘米以上,翻后及時耙地和壓地。 施肥羊草利用年限長、生長快、產量高、需肥多,必須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基肥施半腐熟的堆廄肥,每公頃3.7萬千克~4.5萬千克,增施磷肥和硼肥還可提高結實率,增加種子產量和提高種子品質。 種子播種羊草種子在播前必須清選,并做種子純度、凈度、發芽率檢驗,使其達到播種品質標準要求。羊草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春播于3月下旬或4月上旬搶墑播種,夏播于5月下旬或6月上旬播種,秋播不得遲于8月下旬。每公頃播種量為37.5千克~42.5千克,行距15厘米~30厘米,覆土2厘米~3厘米。播后及時鎮壓,以利出苗。 羊草與苜蓿、沙打旺、野豌豆等作物混播,能提高其產量和品質以及土壤肥力。 田間管理羊草苗期生長十分緩慢,易被雜草抑制。因此,必須及時消滅雜草。追肥定在返青后到快速生長時進行,追肥后應立即灌水。羊草長到5年~6年后,應進行翻耙更新,恢復生產力。 利用方法 羊草地可放牧利用、青飼和青貯,但主要供調制干草用。 放牧4月中旬株高30厘米左右后開始放牧,到6月上中旬抽穗后,質地粗硬,適口性降低,應停止放牧。通常以放牧羊、牛、馬為主,幼嫩時期尚可放牧豬和鵝。要劃區輪牧,嚴防過重放牧。每次放牧至吃去總產量的1/3左右即可。 調制干草以在孕穗至開花初期,根部養分蓄積量較多的時期刈割。割后晾曬1天后,先堆成松疏的小堆,使之慢慢陰干,待含水量降至16%左右,即可集成大堆,準備運回儲藏。綠色的羊草干草,1頭奶牛日喂量可達15千克~20千克。切短喂或整喂效果均好。羊草干草也可制成草粉或草顆粒、草塊、草磚、草餅,作為商品飼草。 |
上一篇:牧草病蟲害有哪些? 下一篇:牧草應該如何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