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薹韭的無公害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1:00 |
四季薹韭是江蘇省徐州蔬菜工作者從地方品種變異株中選育出的薹葉兼用型韭菜優良品種,生長迅速,產量高,花薹四季抽生,經濟效益可觀。 一、特征特性。弦狀須根系,著生于短縮莖基部,主要分布在30厘米耕層內,秋季發生粗短的貯藏根。葉片直立,濃綠,長25-30厘米,寬7-8毫米;葉鞘白色,長約9厘米,直徑5-6毫米。2-3片葉時即發生分蘗,一、二年生植株每年分蘗3-4次,3年后分蘗減少。春、夏播植株當年即可抽薹,3-10月均可抽生花薹。傘形花序,兩性花,花冠白色。蒴果。種子黑色。 對溫度適應性強,抗寒,地上部5℃以上開始萌發,-4℃以下開始枯萎。冬性弱,春化現象不明顯,抽薹開花對光周期要求亦不嚴格。喜中性沙壤土,對土壤營養要求較高,栽培中宜大水大肥。 二、栽培技術要點 1、培育壯苗。選擇通風、灌排方便的沙壤土地塊,每畝施土雜肥5立方米、過磷酸鈣25公斤,精細整地。地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寬幅條播,每畝用種量3-3.5公斤(可移栽10-15畝大田)。播種后覆蓋地膜,增溫保濕。出苗后即時揭去地膜,做好澆水、施肥、間苗、除草等苗床管理工作。 2、整地移栽。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每畝施有機肥5-6方,整地作畦。韭菜苗齡80天左右,苗高20-25厘米,5-6片葉時,定植大田。行距40厘米,穴距8-10厘米,每穴1-2株。 苗木網,m.cqhuayin.com 3、田間管理。⑴養根壯秧。這是一年生薹韭管理工作中心。定植當年,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生長。一般應露地越冬,并在嚴冬前施重肥,促進營養積累、轉移。葉片枯萎后,澆足防凍水越冬。⑵培土。培土是春季管理工作重點之一。韭根的"跳根"現象易造成根系漸近地表甚至裸露,導致受旱受澇、植株瘦弱或倒伏,因此須經常壅土,即于春天晴天中午把土或粗肥均勻撒于畦面。⑶積累養分。夏季主要管理工作是適當追肥,排水防澇,及時除草、摘薹,促進養分積累,為秋冬保護地生產打基礎。⑷覆蓋栽培。秋季增加肥水供應,減少收割次數。12月中下旬,施足基肥后扣棚。扣棚后至第一次收割期間不要追肥,第一次收割后及時追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第一次收割前,加強保溫。氣溫達25℃以上時,適當通風。第二次收割后,外界氣溫升高,逐漸加大通風量,并加強肥水管理,直至轉入露地韭薹生產。覆蓋期間培土2-4次。⑸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可用萬霉靈粉塵劑防治。常見害蟲是韭蛆,可用苦參堿灌根防治。 三、采收。露地栽培時,一般春季不收割青韭,加強管理,促分蘗,促抽薹,夏秋季陸續采收嫩薹,每畝可年產韭薹2000公斤。保護地條件下,抽薹時間可提前至2月下旬,抽薹前可收割兩茬青韭,第一次在扣棚后30天左右,第二次在第一次收割后20天。3-10月可陸續采收嫩薹。設施栽培條件下,每畝可年產青韭1400公斤,韭薹2800公斤。青韭可根據市場行情采收上市,一般長達20厘米以上時收割。韭薹一般長至40厘米左右,花蕾未鼓時于清晨或傍晚采收。(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枇杷病蟲害防治 下一篇:“無土栽培”三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