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嬌花栽培管理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1:21 |
紫嬌花學名AlliummacrostemonBunge,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薤白、野小蒜、小根蒜、山蒜、菜芝、小根菜。植株高可達70cm。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4~30度。 紫嬌花繁殖可用播種、分株或鱗莖種植。但在臺灣不易結籽,僅用分株或鱗莖種植。全年均可施行,成活率極高,只要掘取帶有鱗莖的幼株或成株另植即可。掘取的鱗莖最好有3~4個連附者為佳,伸長的葉片剪去三分之二再種植。原為生長在我國西南與西北部山野林內及草叢中的短日照植物,故大多數品種性喜涼爽、濕潤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冷。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砂質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茂盛,鱗莖發達,花色艷麗。紫嬌花適宜氮肥,以豆餅、菜餅,農家堆肥和氮、磷、鉀復合肥為最好。在紫嬌花的生長期要勤松土、除草,結合澆水施肥進行中耕。一般在生長期施稀釋液肥2—3次,以促其株苗生長發育。將近孕蕾開花時,施1—2次磷、鉀肥,以保證株苗在孕蕾和開花期有充足營養,不僅可使花朵碩大,色鮮,并可促進球莖的發育。大面積栽植,要注意通風透氣和適當遮陰,若小面積栽植或盆栽,對花多而枝稈纖細柔弱的觀賞品種要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紫嬌花雖病蟲害較少,但也要注意防治。盆栽宜在9-10月份進行。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制,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紫嬌花對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長開始及開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國外一些栽培者認為,紫嬌花對氮、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一次,而對磷肥要限制供給,因為磷肥偏多會引起葉子枯黃。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后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干旱時須適當勤澆,并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盆栽百合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 |
上一篇:天目瓊花的栽培有何技巧? 下一篇:石榴花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