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灌木新秀——紅刺玫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1:50 |
紅刺玫(Rosa multiflora var. cathayensis),薔薇科薔薇屬野薔薇類植物。 野薔薇,落葉灌木。莖長,偃伏或攀援,托葉下有刺。小葉5~9(11),倒卵形至橢圓形,長1.5~3厘米,兩面有毛,托葉明顯,葉緣鋸齒狀。花多朵成密集圓錐狀傘房花序,白色或略帶粉暈,芳香,徑約2厘米,萼片有毛,花后反折。果近球形,徑約6毫米,褐紅色。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紅刺玫,又名粉團薔薇,系野薔薇的一個變種,在上海表現為半常綠灌木。小葉較大,通常5~7。花粉紅,花較大,單瓣,平頂傘房花序。果實較小,少種子或無種子。實驗觀察表明,紅刺玫的染色體數為21條,由此推斷紅刺玫為野薔薇的變種,為天然三倍體。 天然雜種起源決定了紅刺玫具有其它花灌木難以比擬的兩大特性,一是花期極長,于4月下旬至深秋開花不斷;二是抗逆性極強,在抗寒、耐熱和耐旱方面明顯高于月季以及其它薔薇屬植物。2001年,在上海首創的以懸掛種植槽方法綠化道路欄桿、高架綠化的建設中,上海市園林科研所引種了31種植物,通過試驗選了兩種,紅刺玫就是其中一種,并在延安路高架上海展覽中心段試種,取得成功。雖連續遭梅雨、暴雨和高溫等不良氣候的影響,但生長表現良好,尤其經歷了2003年夏季持續兩周40℃高溫,依然開花。紅刺玫的引種栽培,一方面熱烈地渲染了“五·一”和“十·一”的節日氣氛,彌補了高溫炎熱期間和秋季少花的不足;另一方面其極強的抗逆性可節省養護成本。實踐證明,在城市綠化中推廣紅刺玫具有廣闊前景。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紅刺玫以往一直被用作增強月季新品種抗逆性的砧木材料,但經過引種馴化發現,紅刺玫株形緊湊,枝繁葉茂,花團錦簇,可以配植于花架、綠廊、綠亭,也可植于墻垣、山石旁、水池坡岸,或作為地被灌叢,均能形成良好的景觀。顯然,開發、選育更多的紅刺玫新品種有很大的潛力。 |
上一篇:苗木培育 下一篇:紅掌栽培日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