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全蝕病的危害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5 10:50 |
果樹栽培管理 名稱:禾草全蝕病 目錄 1. 相關圖片 2. 分布與危害 3. 癥狀 3. 病原 4. 發生規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藥械 相關圖片 分布與危害 目前禾草全蝕病在世界各地各種禾草都有發生。以翦股穎受害最重,造成根系腐爛,植株矮小、瘦弱,。干枯死亡。由于該病是典型的土傳病害,病情逐年增加,大片草坪被破壞。病原菌主要侵染燕麥屬、小麥屬和大麥屬及禾本科草。主要的禾本科草有:雀麥屬(Bromusspp.)、冰草屬(Agropyronspp.)、山羊草屬(Aegilopsspp.)、翦股穎屬(Agrostisspp.)等。 癥狀 目前禾草全蝕病在世界各地各種禾草都有發生。以翦股穎受害最重,造成根系腐爛,植株矮小、瘦弱,。干枯死亡。由于該病是典型的土傳病害,病情逐年增加,大片草坪被破壞。病原菌主要侵染燕麥屬、小麥屬和大麥屬及禾本科草。主要的禾本科草有:雀麥屬(Bromusspp.)、冰草屬(Agropyronspp.)、山羊草屬(Aegilopsspp.)、翦股穎屬(Agrostisspp.)等。 病原 病害英文名:Take-allpatch,病害種類:真菌病害,病原物:Gaemannomydesgraminisvar.avenae(E.M.Turner)Dennis.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發生規律 隨帶病種子和混雜在種子間的病殘進行遠距離傳播;帶病草皮、病土、糞肥等也可傳播,通過風傳播的子囊孢子的侵染多發生在禾谷類作物上。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組織或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禾草的整個生育期及其各個部位均可受到侵染。 全蝕病侵染的最適土溫為12—18℃,但6~8℃的低溫也能侵染,土溫大于5~15℃左右發病最重。一旦侵染成功,溫度的影響就不明顯了。而多雨、灌溉、積水等使土壤表層有充足水分的環境都有利于病菌的侵染發病。在涼爽而潮濕的天氣,病菌侵入地下組織,并通過根部或匍匐莖生長及植物間的接觸擴展蔓延。隨著氣溫變暖,空氣變得干燥,開始顯癥。子囊殼在秋季產生,暖和的冬季也可能產生。另外,還可隨帶病草皮和種子的移動進行遠距離傳播。通過風傳播的子囊孢子的侵染多發生在禾谷類作物上。影響全蝕斑塊病流行的因素很多。 氣象條件中的溫度、濕度,春秋降雨多,冬季溫暖、春季多雨低溫病情加重,而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則病情;排水及灌溉很差的草坪病重;堿性土壤(pH值在5.5以上)或增施石灰使土壤pH增高(雖然增施石灰有利于病害發生,但連續使用幾年后對病害的發生就不起作用了),尤其是使用顆粒十分細小的石灰可迅速引起發病。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特別強調的是根圍的pH值與該病的發病率更密切相關;土壤貧瘠,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不足或氮、磷比例失調,或嚴重缺磷,或施用硝態氮等等都會顯著的加重病情。另外,土壤根際周圍的微生物區系,也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試驗證實,熏蒸過的土壤,新近開墾的森林土壤或用高含量的砂質壤作基土的土壤上病害的危害最為嚴重;在常發病地區,如果不進行防治,經過幾年后,病害的嚴重度通常會減輕,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土壤中逐漸積累拮抗性或競爭性微生物的緣故。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杜絕從疫區調運草種子。 (2)對于高爾夫球場,只有小面積發病時,最好是挖掉發病斑塊,換上新土后再種上新的草皮。 (3)由于草種間有明顯的抗病性差異,因此要重視抗病草種的選用。下列不同草種的抗病性順序(由高到低)如下:紫羊茅>草地早熟禾>粗莖早熟禾>絨毛草>多花黑麥草>多年生黑麥草>早熟禾>翦股穎。 (4)最好的防治措施是使用酸性的肥料,如硫酸銨。均衡施肥,增施磷肥和鉀肥。如果要改良土壤,確實需要使用石灰時,也只能使用最粗糙的石灰(20—30網目)以避免急劇的改變土壤pH值。良好的排水條件和適當的澆水也有助于減輕病情。但同時要監控灌溉用水的pH值。增加土壤的酸性可以抑制病害的發生。保持草坪優良好的排灌水系統。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5)重視新建草坪的種子處理,用粉銹寧或立克秀(戊唑醇)等三唑類殺菌劑拌種,或試用包衣劑,或進行藥劑土壤處理。也可選用上述藥劑,進行潑澆、灌根或噴施的方法,控制初始病情。還可試用拮抗性熒光假單胞桿菌和一些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其他生防菌。 |
上一篇:草坪草褐斑病的癥狀及防治 下一篇:薄翅螢葉甲的危害與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