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3:33 |
黃連為毛莨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和云連(C.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具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等功效。黃連,又名味連、川連、雞爪黃連,主產四川,湖北、湖南、陜西、甘肅等亦有栽培。三角葉黃連,又名雅連、家連,主產四川。云連,主產云南,西藏亦產,多系野生,現有人工栽培。 (一)形態特征 多年生常綠草本,株高20-30厘米。根莖粗短,黃色,向上多分枝,密生須根。葉全部基生,葉柄細長長于葉片,挺直有溝槽;葉片堅紙質,三全裂,中央裂片有細柄,卵狀菱形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二深裂。花莖1-2由根莖頂端混合芽中抽出,頂生聚傘花序,每序具5-9朵花;苞片披針形羽狀深裂,萼片5-6,花瓣9-12,中央有蜜槽;雄蕊14-23;雌蕊8-16,心皮離生。蓇葖果6-12,具柄,紫色,種子7-8,長橢圓形,褐色。花期2-4月,果期3-6月。 三角葉黃連,與黃連相似,但本種葉的一回裂片的深裂片彼此鄰接。蓇葖果多為7-8個,無種子,云連根莖較細,葉片上羽狀深裂片間常重稀疏。 (二)生長習性 黃連喜高寒冷涼環境,喜陰濕,忌強光直射和高溫干燥。野生多見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區,栽培時宜選海拔1400-1700米的地區。植株正常生長的溫度范圍為8-34℃,低于8℃或低于5℃時植株處于休眠狀態。黃連生長期較長,播種后6-7年才能形成商品,栽后3-4年根莖生長較快,第五年生長減慢,6-7年后生長衰退,根莖易腐爛。 種子有胚后熟休眠特性,經3-5℃的低溫濕沙貯藏5-6個月,即可解除休眠,發芽率可達90%左右。種子壽命受貯藏條件的影響很大,干藏和常溫濕沙藏均不易保持種子較長壽命。一般在一2-O℃和~定的濕度條件下能保持種子的多年生命力。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黃連對土壤要求較嚴,以上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和砂壤土為好。土壤PH5.5-7為宜。忌連作。早晚有斜射光照的半陰半陽的緩坡地最為適宜,但坡度不宜超過30℃。傳統多用搭棚栽連。現多利用林間栽連或同其它作物套作。林間栽連時,宜選用郁閉度較好的矮生常綠或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針闊葉混交林為好,不宜選用高大喬木。 整地前進行熏土,方法是:選晴天將土表7-10厘米的腐殖土翻起,揀凈樹根、石塊,待腐殖土曬干后,收集枯枝落葉和雜草進行熏土。此法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和雜草。熏土后,耕翻15厘米,揀凈樹根等雜物,每畝施入農家肥 4000千克左右作基肥,耙勻整平,作成寬1.5米、高30厘米的畦,畦溝寬50厘米。畦面略成弓形。 2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 (1)育苗 于10至11月份用經貯藏的種子播種,因種子細小,可將種子與20~30倍的細土拌勻后撒播于畦面,播后不蓋土,蓋0.5-1厘米的干細腐熟牛馬糞。冬季干旱時,還需蓋一層草保濕。到春化雪后,及時將覆蓋物去除,以利出苗。每畝用種量為2-3千克。 苗木網,m.cqhuayin.com (2)移栽 幼苗在播后第三年移栽。可在2-3月、6月或9-10月3個時期進行,尤以6月移栽最好。但低海拔地區直在2-3月或9-10月移栽。移栽宜在陰天或雨后晴天進行,取生長健壯、具4片以上真葉幼苗,連根挖起,剪去部分須根,留2-3厘米長,按株行距各10厘米,正方形栽植,深度視移栽季節和苗大小而定,春栽或苗小可栽淺些,秋栽或大苗可稍深些,一般為3-5厘米,地面留3-4片大葉即可。通常上午挖苗,下午栽種,如起挖的苗,當天未栽完,應攤放陰濕處,第二天栽前如移栽時,用0.05-0.1毫升/升(ppm)的ABT生根粉浸根10分鐘,可明顯提高黃連苗移栽成活率,促進其生長發育。 3.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播種后,翌春3-4月出苗,出苗前應及時除去覆蓋物。當苗具1~2片真葉時,按株距1厘米左右間苗,6-7月可在畦面撤一層約1厘米厚的細腐殖土,以穩苗根。蔭棚應在出苗前搭好,l畦1棚,棚高50-70厘米,郁閉度控制在80%左右,如采用林間育苗,必須于播種前調整好郁閉度。 (2)補苗 黃連苗移栽后,常有死苗,一般6月栽的秋季補苗,秋植者于翌春解凍后補苗。 999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3)中耕除草 育苗地雜草較多,每年至少除草3-5次,移栽后每年2-3次,如土壤板結,宜淺松表土。 (4)追肥、培土 育苗地在間苗后,每畝施稀糞水2000千克,8-9月再撒施干牛糞200千克,翌春化雪后,再施人以上肥種,但量可適當增加,移栽后2-3月,施回次稀糞水,9-10月和以后每年3-4月和9-10月,各施肥1次。春肥以速效肥為主,秋肥以農家肥為主,每次每畝施2000千克左右,施肥量可逐年增加。施肥后應及時用細腐殖土培土。 (5)調節郁閉度 不管是蔭棚還是林間,都應注意調節適宜光照條件,以利黃連正常發育。一般移栽當年郁閉度為70%~80%為宜,以后每年減少10%左右,至收獲的那年,可于6月拆去全部棚蓋物和間作樹枝葉,以增加光照,抑制地上部生長,增加根莖產量。 4.病蟲害防治 (1)白粉病 5月下旬始發,7-8月為害嚴重,主要為害葉部。防治方法:適當增加光照,并注意排水;發病初期,將病葉集中燒毀;用慶豐霉素80國際單位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施。 苗木網,999miaomu.com (2)炭疽病 5月初始發,為害葉片,嚴重時致使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冬季注意清潔田園;用1:1:l00-150倍波爾多液,或代森錳鋅800-1000倍液噴霧。 (3)白絹病 6月始發,7-8月為害嚴重,為害全株。防治方法:拔除并燒毀病株,用石灰粉處理病穴,或用多菌靈800倍液淋灌。 (4)蛤蝓 3-11月發生,咬食嫩葉,雨天為害嚴重。防治方法:用蔬菜毒餌誘殺;清晨撒石灰粉。 (四)采收與加工 黃連一般在移栽后5年收獲,宜在11月上旬至降雪前采挖。采收時,選晴天,挖起全株,抖去泥土,剪下須根和葉片,即得鮮根莖,俗稱“毛團”。鮮根莖不用水洗,應直接干燥,干燥方法多采作炕干,注意火力不能過大,要勤翻動,干到易折斷時,趁熱放到槽籠里撞去泥沙、須根及殘余葉柄,即得干燥根莖。須根、葉片經干燥去泥沙雜質后,亦可入藥。殘留葉柄及細渣篩凈后可作獸藥。 (五)留種技術 黃連移栽后2年就可開花結實,但以栽后3-4年生的植株所給種子質量為好,數量也多。一般于5月中旬,當果由綠變黃綠色,種子變為黃綠色時,應及時采收。采種宜選晴天或明天無雨露時進行,將果穗從莖部摘下,盛入細密容器內,置室內或阻涼地方,經2-3天后熟后,搓出種子。再用2倍于種子的腐殖細土或細沙與種子拌勻后層積保藏。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無公害甘藍栽培技術 下一篇:粉葛越冬有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