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中國苗木網苗木供應信息:聯系時請說明是在(999苗木網)上看到的苗木信息
葫蘆竹的栽培技術 葫蘆竹的繁殖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00:26 |
597苗木求購信息網整理發布:葫蘆竹的栽培技術 葫蘆竹的繁殖方法 常綠灌木狀叢生竹,盆栽時植株矮小,高25〜50厘米,幼稈綠色,稍被白粉,老時橙黃色,直徑1〜2厘米,節間縮短,下半部膨大如彌勒佛的肚皮,分枝的節間亦短縮腫大。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收縮。竹子四時常茂,經風霜而不凋,故與松、梅并稱為“歲寒三友”;也是剛直自強、堅貞不屈、虛懷若谷、潔身自好的象征,與松、蘭、菊并稱為“花中四君子”。蒲蘆竹竹間膨大如佛肚,形態奇特,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制作樹樁盆景的上佳材料,如將竹叢栽于長方形或橢圓形淺盆中,配以奇石,綴以青苔,即成上佳盆景。在家中置放一盆,可作自勉,又能營造居室雅致而清秀的氛圍。【常見盆栽竹類植物】(1) 佛肚竹(及ventr℃osa):又稱大佛肚竹。常綠灌木狀叢生竹,高3〜5米,直徑約15厘米,深綠色,節間短而膨大。葉條形,長20〜30厘米。(2) 鳳尾竹(B.multiple℃ cv. Femleaf):又稱米竹,為孝順竹的栽培品種。稈密叢生,矮而細。葉小型,長僅2〜3厘米。【繁殖】分株,扦插。以分株中的母株移植法為主。(1) 分株:母株移植在2〜3月進行。選擇2〜3年生生長健壯的母株,以3~5稈連同鞭根挖起,截去過高的莖稈和過多的側枝,然后進行種植。盆栽的分株繁殖常于梅雨季進行,將植株從盆中脫出,分成數叢,每叢不少于3〜5株,然后分別栽植。(2) 扦插:5〜6月進行,選擇基部帶有腋芽的嫩枝3〜5節,稍帶些葉片,斜埋于土中后澆水保濕,約20天后可生根成活。【栽養要點】(1) 溫度:喜溫暖,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2〜22℃。不耐寒,越冬溫度應維持5 -C以上,低溫會造成竹株枯梢脫葉。(2) 光照:喜光,生長時期應給予充足的陽光。但7〜8月光照過于強烈時宜進行遮蔭,強烈的陽光會導致日灼,造成葉片焦尖與焦邊。(3) 澆水:喜濕潤的土壤環境,對水分十分敏感。在盆土干旱時,竹葉會失水筒卷,雖澆水后可恢復原狀,但嚴重缺水會使葉片焦尖與焦邊。生長期間應充分供給水分,保持盆土濕潤而不過干,記住:不要待盆土千旱后再済水。也忌盆土濕澇,否則會使鞭根腐爛。在新竹生長時應適當控制澆水,以抑制竹稈長高。梅雨季的雨后要及時檢查,并倒去盆中的積水。夏季由于溫度高,光照強,消耗的水分多,應注意在盆土干時及時補給水分。冬季應節制水分,保持盆土稍濕潤的狀態。(4) 環境濕度:喜濕潤環境,遇天熱而晴燥時,應經常向枝葉及周圍環境噴水,以提高空氣相對濕度,降低溫度,以利于保持葉色青翠。(5) 施肥:生長時每月追施1〜2次氮磷鉀結合的肥料。要避免施用過多的氮肥,氮肥多時會使枝葉徒長、莖稈的節間也不易膨大,從而影響觀賞。入秋后停施氮肥,追施1〜2次磷鉀肥,以利于植株安全越冬。冬季則停止施肥。(6) 修剪:盆竹在生長過程中會不斷萌生新竹。夏天萌芽生長的竹子節短而隆起,應予以保留,但需去除長勢較快、竹稈細直的徒長筍。在新竹長高至10〜15厘米時,應隔天自下而上剝去1〜2張筍殼,可控制莖稈的生長,縮短節間長度。初秋萌發的新筍,節間長且很少隆起,應及時掰除,以免浪費養分。盆栽竹子忌高忌密,在達到一定高度后要對新竹進行截頂,促使節間膨大。對于培養多年的植株要進行更新,去除過老的竹稈;同時對重疊枝、交叉枝及影響美觀的枝條進行短截,以示竹的挺秀。(7) 翻盆:每2年翻盆1次,宜在4〜5月進行。喜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砂質壤土,可利于竹鞭的生長;忌堿性土。基質可用腐葉土、園土和素砂等材料配制。因竹類植株根淺,種植時盆不宜深,但亦不宜過淺。翻盆后宜給予庇蔭的條件,并保持盆土濕潤,同時經常向枝葉噴水,防止竹葉枯卷。(8) 病蟲害防治:有煤污病和介殼蟲、蚜蟲、竹螟、金針蟲等病蟲危害。【栽養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 產生原因 | 盆竹的莖稈細長.節間無隆起 | ①新竹生長時澆水過多;②沒有留夏竹,去除秋竹;⑤沒有在新竹長高至10〜15厘米時,隔天自下而上剝去1〜2張勞殼;④施用過多的氮肥 | 葉片焦尖、焦邊 | ①陽光過于強烈;②盆土過干或過濕;⑤施肥過濃 | 枝葉布滿黑色的霉層 | 通常為煤污病危害所致,在發生介殼蟲、蚜蟲危害時容易發生 | 葫蘆竹苗木求購信息
|
上一篇:蜘蛛蘭的養殖方法 蜘蛛蘭怎么養 下一篇:香龍血樹的養殖方法 香龍血樹怎么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