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花”為啥沒有“洋花”香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1 13:47 |
買一盆蝴蝶蘭、大花蕙蘭走親訪友、裝點居室,正成為當前的時尚。可你或許并不知道,這些花的種子種苗都是飄洋過海,從國外進來的。 999苗木網,m.cqhuayin.com “研發基礎薄弱,育種群體尚未建立,自然不可能對花卉新品種進行有效的商業化開發。”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勇平說,我省農民手中有2000多個花卉苗木品種,其中牡丹、茶花分別又有數百個品種,但多為花農自繁自育,無法形成大規模商業化開發。 而在歐美許多國家,花卉種業幾十年前就實現了產業化生產,不僅全部實現機械化操作,而且通過定向選育,可以大批量生產某個品種的花卉種子,并不斷提高純度。我省傳統花卉如報春花、陸星復等品種被外國種業公司拿去,大批量培育后又返銷國內,身價倍增。 “種子大戰”是未來發展趨勢 建立育種平臺已成當務之急 與國內目前的自育花種比,“舶來種”確實有過人之處。筆者在幾家花卉生產企業看到,他們從國外引進的種子有的比較小,像球根海棠等花種小如粉墨,但一克就值數萬元,遠比黃金還貴。 “誰抓住了種業,誰就抓住了花卉發展的根本。”駱文堅說,種子種苗是花卉業中技術密集度最高、附加值最大的行業,也是我省花卉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因子。各級政府與有關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拉長這條“短腿”。 這是長遠利益和現實形勢使然。眼下,國際知名的一些種業公司已紛紛前來搶占市場。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來江西、湖南等地花卉業的大量興起,苗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果我省再不及時轉變經營策略,開發市場上適銷對路的種子種苗,不僅難以搶占新的市場,而且會失去先發優勢,在競爭中陷于被動。 中國苗木網,m.cqhuayin.com 我省的一些花卉企業和花農已從育種中嘗到了甜頭。過去,玉蘭花的品種少,只有白色和紫色。可嵊州農民王飛罡等人從中新選育出了“飛黃玉蘭”等8個品種,結果市場銷路頓開,周邊縣市農民引種了上萬畝,每畝產值高達萬余元。此外,玉蘭種苗還俏銷荷蘭、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全國20多個省市。 有人預測,未來的“農產品大戰”將演變為“種子大戰”。包志毅告訴筆者,當務之急是政府科研部門要做好許多企業、花農想做而做不了的事——趕快建立育種平臺,通過調查野生花卉資源,篩選出有特色、輻射面廣、效益高的種質資源,組成資源庫,并采取常規育種和分子輔助育種、基因工程等相結合的辦法,及時開展新品種培育。同時,要出臺政策,引導、扶持企業加強自主開發,并鼓勵它們與國際一流花卉企業和機構開展合作,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只有這樣,我省花卉種子種苗產業才能取得長足發展,花卉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大大加強。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園林美學的發展歷程 下一篇:寒冷地區玉蘭花的管理要點 |